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基本理论 | 第9-18页 |
1.1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概述 | 第9-13页 |
1.1.1 亲权概述 | 第9-11页 |
1.1.2 亲权事项 | 第11-12页 |
1.1.3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含义 | 第12-13页 |
1.2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遵循的理念 | 第13-15页 |
1.2.1 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则 | 第14页 |
1.2.2 共同亲权原则 | 第14-15页 |
1.2.3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 第15页 |
1.3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功能概述 | 第15-18页 |
1.3.1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司法功能 | 第15页 |
1.3.2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社会功能 | 第15-16页 |
1.3.3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遵循的理念与行为保全功能的关系 | 第16-18页 |
第2章 我国有关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现状分析 | 第18-25页 |
2.1 我国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立法规定 | 第18-22页 |
2.1.1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相关立法规定 | 第18-19页 |
2.1.2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相关立法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2.2 司法实践中的亲权事项行为保全制度实践研究 | 第22-25页 |
2.2.1 我国司法实践中有关行为保全之研究 | 第22-24页 |
2.2.2 我国亲权事项行为保全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第3章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域外考察 | 第25-31页 |
3.1 域外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相关规定的介绍 | 第25-29页 |
3.1.1 英美法系中相关制度介绍 | 第25-27页 |
3.1.2 大陆法系中相关制度介绍 | 第27-29页 |
3.2 域外亲权事项行为保全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9-31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立法构想 | 第31-40页 |
4.1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启动 | 第31-32页 |
4.1.1 确定启动方式 | 第31-32页 |
4.1.2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申请要件 | 第32页 |
4.2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管辖 | 第32-34页 |
4.2.1 诉中行为保全的管辖 | 第32-33页 |
4.2.2 诉前行为保全的管辖 | 第33-34页 |
4.3 法院对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申请的审查 | 第34-35页 |
4.3.1 法院对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申请的形式审查 | 第34页 |
4.3.2 法院对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申请的实质审查 | 第34-35页 |
4.4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担保 | 第35-37页 |
4.4.1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申请人担保的确立 | 第35-36页 |
4.4.2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申请人担保的例外 | 第36-37页 |
4.5 完善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保全措施 | 第37-38页 |
4.5.1 完善法院作出裁定 | 第37-38页 |
4.5.2 完善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保全措施 | 第38页 |
4.6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程序保障 | 第38-40页 |
4.6.1 法庭应组织小型辩论 | 第38-39页 |
4.6.2 亲权事项行为保全的救济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