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侦查权司法监督的理论分析 | 第9-15页 |
第一节 侦查权释义 | 第9-12页 |
一、侦查权的内涵 | 第9-10页 |
二、侦查权行使的基本原则 | 第10-11页 |
三、侦查权与司法权的区别 | 第11页 |
四、我国侦查权的特征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侦查权司法监督的含义及法理依据 | 第12-15页 |
一、侦查权司法监督的含义 | 第12-13页 |
二、侦查权司法监督的法理依据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当前我国侦查权司法监督现状剖析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我国侦查权司法监督存在问题 | 第15-18页 |
一、侦查监督缺失 | 第15-16页 |
二、以捕代侦泛滥 | 第16页 |
三、庭审虚化普遍 | 第16-17页 |
四、控辩失衡严重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我国侦查权司法监督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18-21页 |
一、公检法三机关的角色定位 | 第18-19页 |
二、侦查中心主义下的刑事诉讼模式 | 第19-20页 |
三、卷宗中心主义下的庭审模式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域外法侦查权司法监督模式比较研究 | 第21-25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侦查权司法监督模式 | 第21-22页 |
一、德国侦查权司法监督模式 | 第21页 |
二、法国侦查权司法监督模式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侦查权司法监督模式 | 第22-23页 |
一、美国侦查权司法监督模式 | 第22页 |
二、英国侦查权司法监督模式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侦查权司法监督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23-25页 |
一、两大法系侦查权司法监督模式的共性分析 | 第23页 |
二、两大法系侦查权司法监督模式的差异研究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完善侦查权司法监督模式的改革设计 | 第25-35页 |
第一节 顶层设计,公检法三主体关系的重构 | 第25-28页 |
一、重构侦诉关系,加强侦查权运行的引导与制约 | 第25-26页 |
二、重构侦审关系,规范侦查权的司法审查及法官预断排除 | 第26-27页 |
三、重构诉审关系,需要控诉方和审判方双方的调整和整合 | 第27-28页 |
第二节:落地改革,实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 第28-33页 |
一、摒弃“卷宗中心主义”,转变法庭审理内容 | 第29-30页 |
二、追求庭审实质化,完善法庭审判方式 | 第30-32页 |
三、甄别有效辩护与无效辩护,构建有效辩护实质化机制 | 第32-33页 |
第三节 确立诉讼行为无效制度,完善违法侦查程序制裁机制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