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论文--防洪工程论文

长安区沣河上游沿河村落山洪灾害分析与评价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8-12页
    1.1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9-10页
        1.2.1 国外研究情况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情况第10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0-12页
2.防洪对象概况第12-16页
    2.1 沣河概况第12-13页
    2.2 资料处理第13-16页
3.设计暴雨计算第16-24页
    3.1 设计暴雨参数计算方法第16-17页
    3.2 设计暴雨量计算第17-18页
    3.3 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计算第18-19页
    3.4 设计暴雨计算成果整理第19-24页
4.设计洪水计算第24-38页
    4.1 洪峰流量经验公式第24页
    4.2 面积比拟法推求设计洪水第24-25页
    4.3 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第25-27页
        4.3.1 净雨分析第25页
        4.3.2 汇流计算第25-27页
    4.4 典型频率设计洪水计算第27-30页
    4.5 成果合理性分析第30-32页
        4.5.1 不同方法计算的洪峰流量的比较第30-31页
        4.5.2 上下游成果分析比较第31-32页
    4.6 水位流量关系推算第32-38页
        4.6.1 比降确定第32页
        4.6.2 糙率确定第32-34页
        4.6.3 水位流量关系分析第34-36页
        4.6.4 水位人口对应关系确认第36-38页
5 防洪现状评价第38-42页
    5.1 现状防洪能力评价第38-40页
        5.1.1 频率确定第38-39页
        5.1.2 各级危险区人口统计第39页
        5.1.3 现状防洪能力图绘制第39-40页
    5.2 危险区等级划分第40-41页
        5.2.1 危险区范围确定第40页
        5.2.2 危险区等级划分方法第40-41页
        5.2.3 转移路线和临时安置地点确定第41页
    5.3 成果整理第41-42页
6. 预警指标分析第42-51页
    6.1 预警时段确定第42页
    6.2 流域土壤含水量计算第42页
    6.3 临界雨量计算第42-47页
    6.4 雨量预警指标综合确定第47页
    6.5 成果整理第47-51页
7.结论与展望第51-55页
    7.1 主要成果第51页
    7.2 长安区沣河上游沿河村落现状防洪能力第51-52页
    7.3 长安区沣河上游沿河村落危险区及等级分布第52页
    7.4 长安区沿河村落山洪预警指标第52页
    7.5 展望第52-55页
        7.5.1 加强调查评价成果整编与信息挖掘第53页
        7.5.2 丰富充实山洪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内容第53-54页
        7.5.3 改进完善各级山洪灾害防治预案第54页
        7.5.4 辨识潜在的山洪灾害防御重点类型与地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省普通干线公路网重要监测点布局方法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R公司服装质量控制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