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2.1 并购融资与宏观环境的相关文献 | 第15页 |
1.2.2 并购融资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文献 | 第15-16页 |
1.2.3 并购融资与控制权的相关文献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7页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 并购融资的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1 并购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并购融资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 信托的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2.2.1 信托的概念 | 第21-22页 |
2.2.2 信托的特征 | 第22页 |
2.3 融资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3.1 MM理论 | 第22-23页 |
2.3.2 融资优序理论 | 第23-24页 |
2.3.3 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 | 第24-25页 |
3 信托在企业并购融资中的应用分析 | 第25-36页 |
3.1 信托行业的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1.1 信托行业面临业务转型的阶段 | 第25页 |
3.1.2 信托介入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3.2 信托应用于企业并购融资的可行性 | 第26-27页 |
3.2.1 国家政策支持 | 第26页 |
3.2.2 资金规模庞大 | 第26-27页 |
3.2.3 信托优势突出 | 第27页 |
3.3 信托融资参与企业并购的模式 | 第27-36页 |
3.3.1 信托贷款模式 | 第28-29页 |
3.3.2 股权增资模式 | 第29-31页 |
3.3.3 特定资产收益权信托融资 | 第31-33页 |
3.3.4 设立合资SPV模式 | 第33-36页 |
4 东旭集团采用信托融资收购宝石集团的案例简介 | 第36-44页 |
4.1 收购参与者基本情况 | 第36-41页 |
4.1.1 收购方简介(东旭集团) | 第36-37页 |
4.1.2 被收购公司简介(宝石集团) | 第37页 |
4.1.3 信托公司简介(四川信托) | 第37-38页 |
4.1.4 并购动因 | 第38-41页 |
4.2 信托贷款模式下的具体融资方案 | 第41-44页 |
4.2.1 信托融资方案的简介 | 第41-42页 |
4.2.2 信托计划的还款来源 | 第42-43页 |
4.2.3 信托融资的担保措施 | 第43-44页 |
5 东旭集团采用信托融资收购宝石集团的动因及效果分析 | 第44-51页 |
5.1 东旭集团采用信托融资的原因 | 第44-47页 |
5.1.1 常规融资方式具有局限性 | 第44-45页 |
5.1.2 信托融资筹资周期短、融资速度快 | 第45页 |
5.1.3 信托融资费用相对少且透明 | 第45-46页 |
5.1.4 信托融资质押、担保灵活 | 第46-47页 |
5.2 东旭集团采用信托融资的效果分析 | 第47-51页 |
5.2.1 打破融资局限及时完成收购 | 第47页 |
5.2.2 享受税盾效应且避免了控制权稀释风险 | 第47-48页 |
5.2.3 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第48-49页 |
5.2.4 偿债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 第49-51页 |
6 案例结论与启示 | 第51-54页 |
6.1 案例结论 | 第51-52页 |
6.1.1 信托能够在企业的并购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51页 |
6.1.2 信托融资相对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具有多种优势 | 第51-52页 |
6.2 案例启示 | 第52-54页 |
6.2.1 加强信托参与并购融资相关人才的培养 | 第52页 |
6.2.2 完善资本市场、拓展新形式并购融资方式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