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壮乡文化资源概述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壮乡文化的内容 | 第15-20页 |
一、物质文化 | 第15-18页 |
二、非物质文化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壮乡文化资源的特点 | 第20-22页 |
一、民族性 | 第20页 |
二、多样性 | 第20-21页 |
三、包容性 | 第21页 |
四、时代性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壮乡文化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有利条件 | 第22-26页 |
第一节 壮乡文化资源符合高中《文化生活》教学目标要求 | 第22-23页 |
一、壮乡文化资源符合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目标要求 | 第22页 |
二、壮乡文化资源符合高中《文化生活》能力目标要求 | 第22-23页 |
三、壮乡文化资源符合高中《文化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 | 第23页 |
第二节 壮乡文化资源贴近学生实际 | 第23-24页 |
一、壮乡文化资源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 第24页 |
二、壮乡文化资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第24页 |
第三节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重要保障 | 第24-26页 |
一、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 | 第25页 |
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壮乡文化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成因 | 第26-33页 |
第一节 壮乡文化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效 | 第26-28页 |
一、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体现出应用壮乡文化资源的意识 | 第26-27页 |
二、壮乡文化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壮乡文化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壮乡文化资源应用频率较低 | 第28-29页 |
二、教师对壮乡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足 | 第29页 |
三、学生对壮乡文化资源缺乏系统了解 | 第29-30页 |
四、应用的壮乡文化资源内容单一,且偏离教材内容 | 第30页 |
第三节 壮乡文化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0-33页 |
一、壮乡文化资源缺乏系统性,查找困难 | 第30-31页 |
二、教师教学压力大,学校对壮乡文化资源开发不够重视 | 第31页 |
三、学生对壮乡文化资源缺乏学习主动性 | 第31-32页 |
四、壮乡文化资源的应用范围有限,且停留在知识层面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壮乡文化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 第33-41页 |
第一节 整合壮乡文化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 | 第33-35页 |
一、整合壮乡文化资源 | 第33-34页 |
二、建立壮乡文化资源库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深入挖掘壮乡文化资源,丰富高中《文化生活》素材 | 第35-37页 |
一、增强教师对壮乡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意识 | 第35-36页 |
二、提高教师应用壮乡文化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 第36页 |
三、提供研究壮乡文化资源的必要条件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增加学生探究壮乡文化资源的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 | 第37-38页 |
一、增加学生对壮乡文化资源的学习兴趣 | 第37-38页 |
二、激发学生探究壮乡文化资源的学习动力 | 第38页 |
第四节 善于把壮乡文化资源与高中《文化生活》教材相结合 | 第38-41页 |
一、运用壮乡文化资源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 第38-39页 |
二、运用壮乡文化资源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 | 第39-40页 |
三、运用壮乡文化资源编撰习题,巩固教学成果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