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导论 | 第13-18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劳动力和农民工 | 第15-16页 |
·农业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 | 第16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劳动力迁移 | 第16-18页 |
2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5页 |
·国外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0页 |
·推拉理论 | 第18页 |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 | 第18-19页 |
·拉尼斯﹣费景汉模式 | 第19-20页 |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 | 第20页 |
·新经济转移理论 | 第20页 |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 | 第20-25页 |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 | 第20-21页 |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动特征分析 | 第21-22页 |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分析 | 第22页 |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阻因分析 | 第22-24页 |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分析 | 第24-25页 |
3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 | 第25-30页 |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第25-26页 |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 第26-30页 |
·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势头趋好 | 第26-27页 |
·区域差异特征明显,贫困县转移速度有待提高 | 第27页 |
·打工收入逐年增加,成为农户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 第27-28页 |
·初中文化程度居多,中青年男性成转移主力 | 第28-29页 |
·劳务品牌初步形成,品牌效应正在突显 | 第29-30页 |
4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第30-38页 |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业产出效应 | 第30-32页 |
·模型构建及变量设置 | 第30页 |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实证分析及结果说明 | 第31-32页 |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应 | 第32-37页 |
·模型推导及变量设置 | 第32-34页 |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第34页 |
·实证分析及结果说明 | 第34-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5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8-46页 |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38-40页 |
·农村推力 | 第38-39页 |
·农村拉力 | 第39页 |
·城市拉力 | 第39-40页 |
·城市推力 | 第40页 |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第40-44页 |
·变量选取 | 第40-41页 |
·相关分析 | 第41-42页 |
·回归分析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6 促进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 第46-52页 |
·扫除制度障碍 | 第46-47页 |
·改革户籍制度 | 第46页 |
·创新土地制度 | 第46-47页 |
·完善用工制度 | 第47页 |
·完善保障体系 | 第47-49页 |
·完善农民就业体系 | 第47页 |
·改善财政支农体系 | 第47-48页 |
·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 第48页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48-49页 |
·调整产业结构 | 第49页 |
·发展第三产业 | 第49页 |
·优化第二产业 | 第49页 |
·实施三化战略 | 第49-52页 |
·农村城镇化,加快劳动力城乡转移 | 第49-50页 |
·农村工业化,加快劳动力产业转移 | 第50页 |
·农业现代化,加快释放农村劳动力 | 第50-52页 |
7 结论与思考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