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背景 | 第12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 第13页 |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13页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13页 |
·吸收与借鉴前人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理念 | 第13页 |
·实证研究 | 第13-14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新颖之处 | 第14-16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页 |
·论文的新颖之处 | 第14-16页 |
2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 第16-23页 |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国外收入差距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国内收入差距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衡量指标 | 第18-23页 |
·绝对收入差距 | 第19页 |
·相对收入差距 | 第19-23页 |
3 济宁市县域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第23-33页 |
·济宁市县域划分 | 第23-24页 |
·按自然地理区域划分 | 第23页 |
·按农民收入水平等级划分 | 第23-24页 |
·农民收入区域差距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第24页 |
·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极值指标体系测定 | 第24-26页 |
·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体系测定 | 第26-29页 |
·农民纯收入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分析 | 第29-30页 |
·农民纯收入的泰尔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 第30-32页 |
·各县域农民纯收入的变动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4 农民收入区域差距成因分析 | 第33-40页 |
·自然地理环境原因 | 第33-34页 |
·历史原因 | 第34-36页 |
·制度与政策 | 第36页 |
·制度 | 第36页 |
·政策 | 第36页 |
·农业结构 | 第36-38页 |
·农民素质与教育 | 第38-40页 |
5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农民收入差距的对策探讨 | 第40-47页 |
·树立创新意识,在思维方式上实现转变 | 第40-41页 |
·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第41-42页 |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小城镇经济 | 第41页 |
·开拓和建设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流通 | 第41-42页 |
·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 第42页 |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条 | 第42-44页 |
·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 第42页 |
·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 第42-43页 |
·处理好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 | 第43页 |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档次 | 第43-44页 |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44页 |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 | 第44-45页 |
·大力推广农业科技 | 第45-47页 |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 第45页 |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科学普及和宣传力度 | 第45-46页 |
·大力建设农科教结合示范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