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高速多通道采样系统数据接口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计算机I/O总线技术第14-16页
        1.2.1 I/O总线的发展历程第14-15页
        1.2.2 PCI-E总线的特点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论文结构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PCI-E总线原理和Windows驱动技术研究第18-31页
    2.1 PCI Express总线层次结构第18-21页
        2.1.1 事务层第19页
        2.1.2 数据链路层第19-20页
        2.1.3 物理层第20-21页
    2.2 PCI-E事务第21-23页
    2.3 Windows下驱动程序设计研究第23-27页
        2.3.1 Windows系统框架结构第23-25页
        2.3.2 WDF框架介绍第25-27页
    2.4 I/O传输模型及地址传输方式第27-29页
        2.4.1 I/O传输模型第27-29页
        2.4.2 应用程序向驱动程序传递缓冲区地址的方式第29页
    2.5 中断请求的级别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高速数据采样系统控制传输方案设计第31-51页
    3.1 系统需求分析和设备的选择第31-33页
    3.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第33-36页
    3.3 系统控制模式设计第36-46页
        3.3.1 采样模块和存储模块控制模式第36-39页
        3.3.2 单次数据传输控制模式第39-42页
        3.3.3 连续数据传输控制模式第42-46页
    3.4 接口驱动的实现流程设计第46-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高速数据采样系统接口软件部分的实现第51-75页
    4.1 高速数据采样系统接口驱动程序的实现第51-72页
        4.1.1 驱动程序的入口函数第51-53页
        4.1.2 驱动程序初始化流程及实现第53-65页
        4.1.3 获取设备配置资源第65-66页
        4.1.4 I/O请求的处理第66-68页
        4.1.5 DMA操作第68-70页
        4.1.6 中断处理第70-72页
    4.2 高速数据采样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第72-74页
        4.2.1 连接设备第72-73页
        4.2.2 应用程序与驱动程序的通信第73-74页
        4.2.3 断开设备第74页
    4.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高速数据采样系统接口软件部分的测试第75-85页
    5.1 驱动程序的安装第75-76页
    5.2 接口驱动基本功能的测试第76-80页
        5.2.1 寄存器读写测试第77-78页
        5.2.2 DMA传输测试第78-80页
    5.3 系统传输速度的测试第80-84页
        5.3.1 采集卡到公共缓冲区的速度测试第80-83页
        5.3.2 采集卡到用户空间的速度测试第83页
        5.3.3 采集卡到PC机硬盘的速度测试第83-84页
    5.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6.1 本文主要工作第85-86页
    6.2 工作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神经网络控制器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纱线恒张力控制系统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