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2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1.1.1“奥运争光计划”的需要 | 第10页 |
1.1.2 体操规则修改对体操项目发展的需要 | 第10页 |
1.1.3 我国女子自由体操项目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1.1.4 我国女子体操团体、全能发展的需要 | 第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2.1 女子竞技体操规则演变的研究 | 第12-14页 |
2.2 我国女子自由体操发展现状的研究 | 第14-15页 |
2.3 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的研究 | 第15-16页 |
2.4 女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的研究 | 第16-18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1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3.2.2 专家访谈法 | 第18页 |
3.2.3 录像观察法 | 第18-19页 |
3.2.4 统计分析法 | 第19页 |
3.2.5 比较分析法 | 第19页 |
3.2.6 逻辑分析法 | 第1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9-56页 |
4.1 女子竞技体操竞争格局分析 | 第19-20页 |
4.2 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分析 | 第20-25页 |
4.2.1 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变化概述 | 第21页 |
4.2.2 女子自由体操规则的主要变化 | 第21-25页 |
4.3 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分析 | 第25-56页 |
4.3.1 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总体情况 | 第25-32页 |
4.3.2 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 | 第32-36页 |
4.3.3 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单个技巧难度动作 | 第36-41页 |
4.3.4 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连接串 | 第41-47页 |
4.3.5 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舞蹈类动作 | 第47-53页 |
4.3.6 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下法 | 第53-5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6-60页 |
5.1 结论 | 第56-58页 |
5.1.1 成套动作D分呈不断上升趋势,且与最后成绩呈正相关 | 第56页 |
5.1.2 完成质量与难度同步发展,且稳定性是取胜的关键 | 第56页 |
5.1.3 成套动作编排中技巧动作难度逐渐增大,舞蹈类动作增多加难 | 第56页 |
5.1.4 单个高难技巧动作不断发展和创新,且以后空翻类为主 | 第56-57页 |
5.1.5 连接串的开始动作以直体后空翻转体为主 | 第57页 |
5.1.6 混合连接逐届增加,含E组以上的连接串逐渐增多 | 第57页 |
5.1.7 连接串以“二连接”为主,且不断加难加长 | 第57页 |
5.1.8 舞蹈类动作不断丰富且多样化,难度主要集中在C、D两组 | 第57页 |
5.1.9 下法主要以D组以上的单个空翻技巧动作为主 | 第57-58页 |
5.2 建议 | 第58-60页 |
5.2.1 大力发展群众性“快乐体操”,促进项目普及和梯队建设 | 第58页 |
5.2.2 加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特别是下肢力量训练 | 第58页 |
5.2.3 进一步重视舞蹈训练,提高运动员艺术表现力 | 第58页 |
5.2.4 因人而异扬长避短,注重培养运动员独特技术风格 | 第58页 |
5.2.5 难与美并重,难度提升和完成质量协调并进 | 第58-59页 |
5.2.6 以练视赛,不断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参赛水平 | 第59页 |
5.2.7 加强专项体能训练,提高运动员连续比赛能力 | 第59页 |
5.2.8 进一步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升运动员参赛心理调控能力 | 第59页 |
5.2.9 合理安排训练和恢复,减少运动员伤病发生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件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