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环己醇生产工艺概述 | 第10-12页 |
1.2.1 苯酚加氢法 | 第10-11页 |
1.2.2 环己烷氧化法 | 第11页 |
1.2.3 环己烯水合法 | 第11-12页 |
1.3 环己烯水合反应催化剂 | 第12-14页 |
1.3.1 均相催化剂 | 第12页 |
1.3.2 树脂类催化剂 | 第12页 |
1.3.3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 第12-13页 |
1.3.4 其他催化剂 | 第13-14页 |
1.4 ZSM-5 分子筛的合成研究 | 第14-17页 |
1.4.1 ZSM-5 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第14-16页 |
1.4.2 ZSM-5 分子筛的合成机理 | 第16-17页 |
1.5 环己烯水合原理及工艺 | 第17-20页 |
1.5.1 环己烯水合原理 | 第17页 |
1.5.2 环己烯水合工艺 | 第17-19页 |
1.5.3 HZSM-5上环己烯的水合反应工艺条件 | 第19-20页 |
1.6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6.1 选题依据 | 第20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产物分析方法及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21-24页 |
2.1 产物定性分析 | 第21页 |
2.2 产物定量分析 | 第21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2.3.1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 第21-22页 |
2.3.2 转化率及选择性计算 | 第22页 |
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22-24页 |
2.4.1 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分析(XRD) | 第22页 |
2.4.2 比表面积及孔容孔径分析(BET) | 第22页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22页 |
2.4.4 NH_3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 第22页 |
2.4.5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Py-IR) | 第22-24页 |
第3章 磷钨酸改性HZSM-5 分子筛催化环己烯水合反应的研究 | 第24-38页 |
3.1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3.2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3.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5-26页 |
3.3.1 评价装置 | 第25页 |
3.3.2 评价步骤 | 第25-26页 |
3.4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页 |
3.5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31页 |
3.5.1 BET | 第26页 |
3.5.2 XRD | 第26-28页 |
3.5.3 NH_3-TPD | 第28-30页 |
3.5.4 Py-IR | 第30-31页 |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3.6.1 磷钨酸负载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1-32页 |
3.6.2 焙烧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2页 |
3.6.3 焙烧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3.6.4 磷钨酸改性HZSM-5 分子筛催化环己烯水合反应条件优化 | 第33-37页 |
3.7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无模板剂HZSM-5 分子催化环己烯水合反应的研究 | 第38-55页 |
4.1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4.2 实验试剂 | 第38-39页 |
4.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9-40页 |
4.3.1 Na型ZSM-5 分子筛原粉的制备 | 第39页 |
4.3.2 H型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第39-40页 |
4.4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0-50页 |
4.4.1 硅源的影响 | 第40-43页 |
4.4.2 晶化温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3 晶化时间的影响 | 第44-46页 |
4.4.4 硅铝比的影响 | 第46-48页 |
4.4.5 体系pH值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6 水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4页 |
4.5.1 硅源对反应的影响 | 第50-51页 |
4.5.2 晶化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51页 |
4.5.3 晶化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51-52页 |
4.5.4 硅铝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4.5.5 体系pH值对反应的影响 | 第53页 |
4.5.6 水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53-54页 |
4.6 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