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1.1 粘土矿物的性质及应用 | 第16-19页 |
1.1.1 埃洛石 | 第16-17页 |
1.1.2 海泡石 | 第17页 |
1.1.3 蒙脱石 | 第17-18页 |
1.1.4 凹凸棒石 | 第18-19页 |
1.2 粘土改性的方法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2.1 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1.2.2 粘土的改性方法 | 第20页 |
1.2.3 改性粘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3 活化法制备粘土/炭复合材料 | 第21-22页 |
1.3.1 一步活化法的原理 | 第21页 |
1.3.2 生物质碳源成碳 | 第21-22页 |
1.3.3 一步活化法合成无机炭材料 | 第22页 |
1.4 选择吸附性 | 第22-23页 |
1.4.1 通过对吸附剂表面官能团的控制 | 第22-23页 |
1.4.2 通过对吸附剂表面电荷的控制 | 第23页 |
1.4.3 通过对吸附剂孔径和分子量的选择 | 第23页 |
1.5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3-25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表征分析 | 第25-33页 |
2.1 实验原料、仪器及仪器 | 第25-26页 |
2.2 分析表征 | 第26-27页 |
2.2.1 X-射线衍射(XRD) | 第26页 |
2.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6页 |
2.2.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26页 |
2.2.4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 | 第26页 |
2.2.5 元素分析(EA) | 第26-27页 |
2.2.6 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BET) | 第27页 |
2.2.7 Zeta电位仪 | 第27页 |
2.2.8 紫外漫反射分光光度计 | 第27页 |
2.2.9 pH计 | 第27页 |
2.3 吸附性能的测定分析 | 第27-33页 |
2.3.1 苯甲酰甲酸 | 第27-28页 |
2.3.2 孔雀石绿 | 第28页 |
2.3.3 亚甲基蓝 | 第28-29页 |
2.3.4 品红 | 第29页 |
2.3.5 甲基橙 | 第29-30页 |
2.3.6 刚果红 | 第30页 |
2.3.7 氨基黑-10B | 第30-31页 |
2.3.8 考马斯亮蓝 | 第31-32页 |
2.3.9 重铬酸钾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以壳聚糖为碳源活化制备埃洛石/炭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对苯甲酰甲酸的吸附性能 | 第33-43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3.2.1 埃洛石/炭(壳聚糖碳源)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3页 |
3.2.2 苯甲酰甲酸吸附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3.3.1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3.3.2 埃洛石/炭(壳聚糖碳源)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35-38页 |
3.3.3 吸附等温线 | 第38-40页 |
3.3.4 吸附动力学 | 第40-41页 |
3.3.5 吸附热力学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以纤维素为碳源活化制备埃洛石/炭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对染料的选择性吸附 | 第43-56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4.2.1 埃洛石/炭(纤维素碳源)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3页 |
4.2.2 埃洛石/炭(纤维素碳源)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吸附 | 第43-45页 |
4.2.3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4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5页 |
4.3.1 埃洛石/炭(纤维素碳源)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45-49页 |
4.3.2 单一染料吸附 | 第49-52页 |
4.3.3 混合染料吸附 | 第52-53页 |
4.3.4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几种粘土/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铬酸钾的吸附性能 | 第56-60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5.2.1 粘土/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6页 |
5.2.2 粘土/炭对重铬酸钾的吸附实验 | 第56-5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