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一、适足饮水权概述 | 第15-23页 |
(一)适足饮水权的概念与性质 | 第15-16页 |
(二)适足饮水权的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 | 第16-19页 |
1.适足饮水权的一般权利主体 | 第16-17页 |
2.适足饮水权的特殊权利主体 | 第17页 |
3.适足饮水权的义务主体 | 第17-19页 |
(三)适足饮水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 | 第19-23页 |
1.适足饮水权与生命权的关系 | 第20页 |
2.适足饮水权与健康权的关系 | 第20-21页 |
3.适足饮水权与环境权的关系 | 第21-23页 |
二、我国适足饮水权的现状和立法问题 | 第23-31页 |
(一)我国适足饮水权的实现现状 | 第23-26页 |
1.我国自然因素造成水资源短缺严重 | 第23-24页 |
2.水资源开发以及水污染造成的供水紧张 | 第24-25页 |
3.输水设备陈旧和管道落后造成权利缺失 | 第25-26页 |
(二)我国适足饮水权的立法缺陷 | 第26-31页 |
1、适足饮水权的实现缺乏法律支持 | 第26-27页 |
2、现有的法律保障缺乏针对性 | 第27-28页 |
3、水资源使用率低下和公众参与意识缺乏 | 第28页 |
4、权利救济机制不完善 | 第28-31页 |
三、完善我国适足饮水权立法保障的路径 | 第31-41页 |
(一)国外先进饮用水权利立法借鉴 | 第32-34页 |
1.美国饮用水相关权利的立法借鉴 | 第32-33页 |
2.加拿大饮用水相关权利的立法借鉴 | 第33-34页 |
3.其他国家有关饮用水权利的相关立法借鉴 | 第34页 |
(二)完善我国适足饮水权立法保障的可行性 | 第34-37页 |
1.我国具有饮水权立法的经济能力保障 | 第34-35页 |
2.我国具备解决适足饮水权技术性因素的条件 | 第35页 |
3.我国现有研究与实践为饮用水保护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 第35-36页 |
4.我国应尽快制定关于实现适足饮水权的完整法律规定 | 第36-37页 |
(三)完善我国饮用水权制度的具体措施路径 | 第37-41页 |
1.完善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度 | 第37页 |
2.完善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制度 | 第37-38页 |
3.完善我国饮用水水质预警制度和应急措施 | 第38-39页 |
4.提高水资源使用率与公众参与意识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