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驳岸调查研究
致谢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背景分析 | 第13页 |
1.1.2 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1.1.3 驳岸设计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1 一般意义 | 第15页 |
1.2.2 特殊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8-19页 |
2 概念界定与案例分析 | 第19-25页 |
2.1 湿地驳岸生态设计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2 湿地驳岸设计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2.3 湿地公园驳岸生态设计案例分析 | 第22-25页 |
2.3.1 国外案例分析 | 第22页 |
2.3.2 国内案例分析 | 第22-25页 |
3 湿地驳岸生态设计理论 | 第25-29页 |
3.1 湿地驳岸功能与类型 | 第25-27页 |
3.1.1 湿地驳岸功能分析 | 第25-26页 |
3.1.2 湿地生态驳岸类型 | 第26-27页 |
3.2 湿地驳岸设计理论 | 第27-29页 |
3.2.1 湿地驳岸生态设计的空间架构 | 第27页 |
3.2.2 湿地驳岸设计的要点 | 第27-29页 |
4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驳岸调研 | 第29-46页 |
4.1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简介 | 第29页 |
4.2 建设历史回顾 | 第29-31页 |
4.3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驳岸设计要素分析 | 第31-33页 |
4.3.1 自然环境要素 | 第31-32页 |
4.3.2 场地地质要素 | 第32-33页 |
4.3.3 场地历史人文要素 | 第33页 |
4.4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驳岸设计 | 第33-46页 |
4.4.1 西溪湿地水域总况 | 第33-34页 |
4.4.2 西溪湿地水文情况 | 第34页 |
4.4.3 西溪湿地驳岸现状 | 第34-35页 |
4.4.4 花蒋堤(福堤)特色景观带驳岸调研 | 第35-37页 |
4.4.5 秋雪庵湿地文化区驳岸调研 | 第37-39页 |
4.4.6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驳岸调研 | 第39-42页 |
4.4.7 莲滩鹭影湿地观鸟区驳岸调研 | 第42页 |
4.4.8 绿堤景观带驳岸调研 | 第42-44页 |
4.4.9 寿堤景观带驳岸调研 | 第44-46页 |
5 湿地公园驳岸设计分析 | 第46-61页 |
5.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驳岸分类总结 | 第46-54页 |
5.1.1 自然缓坡式 | 第47-48页 |
5.1.2 生态工程式驳岸 | 第48-49页 |
5.1.3 台阶式驳岸 | 第49-50页 |
5.1.4 硬质驳岸 | 第50-51页 |
5.1.5 其他驳岸 | 第51-52页 |
5.1.6 小结 | 第52-54页 |
5.2 湿地公园驳岸设计策略及建议 | 第54-61页 |
5.2.1 驳岸设计难点 | 第54-55页 |
5.2.2 驳岸设计目标 | 第55页 |
5.2.3 驳岸设计原则 | 第55-56页 |
5.2.4 驳岸设计策略及创新 | 第56-61页 |
6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图表来源 | 第66-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