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13-25页 |
1.1 NH_3的来源 | 第13-15页 |
1.1.1 农业区 | 第13-14页 |
1.1.2 偏远非农业区 | 第14页 |
1.1.3 城市地区 | 第14-15页 |
1.2 NH_3排放主要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1.3 NH_3大气化学反应 | 第17-23页 |
1.3.1 硫酸铵、硝酸铵的形成机制 | 第18-19页 |
1.3.2 硫酸铵、硝酸铵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1.3.3 硫酸铵、硝酸铵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21-22页 |
1.3.4 硫酸铵、硝酸铵的竞争和协同关系 | 第22-23页 |
1.4 海洋大气颗粒物中有机胺的来源及形成途径 | 第23页 |
1.5 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 | 第23-25页 |
2 南安大略省农业区及偏远非农业区NH_3的来源及区域传输 | 第25-50页 |
2.1 实验 | 第25-29页 |
2.2 NH_3浓度的时空变化 | 第29-39页 |
2.2.1 NH_3浓度的区域分布 | 第29-33页 |
2.2.2 NH_3高浓度区域的季节变化 | 第33-34页 |
2.2.3 NH_3中等浓度区域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4-38页 |
2.2.4 NH_3低浓度区域的季节变化 | 第38-39页 |
2.3 不同温度下NH_3浓度区域分布特征 | 第39-48页 |
2.3.1 突出问题和被推荐的解释 | 第39-40页 |
2.3.2 当T>0℃C时在低浓度区域NH_3的区域传输 | 第40-46页 |
2.3.3 在T<0℃时低浓度地区NH_3的区域传输 | 第46页 |
2.3.4 在T<-7℃时NH_3浓度上升分析 | 第46-48页 |
2.4 在2农业区丢失的NH_3的排放源 | 第48页 |
2.5 小结 | 第48-50页 |
3 多伦多市区中NH_3的主要来源 | 第50-66页 |
3.1 实验 | 第51-52页 |
3.2 大气中NH_3及PM_(2.5)中NH_4~+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52-59页 |
3.2.1 NH_3的年际变化 | 第52-53页 |
3.2.2 NH_3的季节变化 | 第53-55页 |
3.2.3 大气中NH_3空间变化(从城市区到非城市区) | 第55-58页 |
3.2.4 NH_3不同月份的日变化特征 | 第58-59页 |
3.3 多伦多市区NH_3的潜在来源 | 第59-65页 |
3.3.1 本地源及区域传输对多伦多市区NH_3的贡献 | 第59-60页 |
3.3.2 多伦多市区下水道对NH_3的潜在贡献 | 第60页 |
3.3.3 城市草地对NH_3的释放 | 第60-65页 |
3.4 小结 | 第65-66页 |
4 多伦多地区汽车排放对城市大气中的NH_3的贡献 | 第66-79页 |
4.1 实验 | 第67-68页 |
4.2 大气污染气体与风的关系 | 第68-69页 |
4.3 评估夏季汽车尾气对NH_3的排放 | 第69-74页 |
4.4 评估冬季汽车尾气对NH_3的排放 | 第74-75页 |
4.5 小结 | 第75-79页 |
5 多伦多市区大气中NH_3化学反应 | 第79-91页 |
5.1 实验 | 第79页 |
5.2 多伦多大气污染物年变化特征 | 第79-81页 |
5.3 多伦多大气污染物季节变化特征 | 第81-84页 |
5.4 多伦多市区PM_(2.5)形成机制研究 | 第84-90页 |
5.5 小结 | 第90-91页 |
6 中国边缘海大气颗粒物中有机胺浓度、粒径分布及形成途径 | 第91-113页 |
6.1 实验 | 第91-94页 |
6.2 在海洋和沿岸大气中颗粒态DMA~+和TMA~+特征 | 第94-99页 |
6.3 PM_(11)中[DMA~+]、[TMA~+]、叶绿素荧光值的空间变化特征 | 第99-101页 |
6.4 沿岸大气中DMA~+和TMA~+粒径分布 | 第101-105页 |
6.5 海洋大气中DMA~+和TMA~+的粒径分布特征 | 第105-111页 |
6.6 [DMA~+]和[TMA~+]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的作用 | 第111-112页 |
6.7 小结 | 第112-11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7.1 结论 | 第113-115页 |
7.2 展望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个人简历 | 第125-126页 |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的学术论文成果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