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4.3 两种方法的比较 | 第16-17页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6 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 第18-21页 |
1.6.1 本文的基本结构 | 第18页 |
1.6.2 可能有的创新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区域创新与效率理论概述 | 第21-27页 |
2.1 区域创新理论 | 第21-22页 |
2.2 效率理论 | 第22-27页 |
2.2.1 生产前沿面 | 第22-23页 |
2.2.2 距离函数 | 第23-25页 |
2.2.3 效率的测算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创新效率分析 | 第27-41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27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3.2.1 基础DEA模型 | 第27-29页 |
3.2.2 超效率DEA模型 | 第29-30页 |
3.3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0-32页 |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0页 |
3.3.2 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第30-32页 |
3.4 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3.5 数据预处理与分析 | 第33-35页 |
3.6 实证分析 | 第35-41页 |
3.6.1 基于DEA的区域创新效率分析 | 第35页 |
3.6.2 基于SE-DEA的区域创新效率分析 | 第35-41页 |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创新的动态效率分析 | 第41-49页 |
4.1 问题的提出 | 第41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4.2.1 相关概念辨析 | 第41-42页 |
4.2.2 Malmquist指数法 | 第42-43页 |
4.3 数据与变量 | 第43-44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4.4.1 经济带整体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第44-46页 |
4.4.2 各省区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第46-49页 |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创新效率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5页 |
5.1 问题的提出 | 第49页 |
5.2 DEA-Tobit两步法 | 第49-50页 |
5.3 数据与变量 | 第50-52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