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跟踪视阈下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2.1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分析师跟踪 | 第16-17页 |
1.2.2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 | 第17-18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 第19-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22-32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2-28页 |
2.1.1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 | 第22-26页 |
2.1.2 分析师跟踪 | 第26-27页 |
2.1.3 企业价值 | 第27-28页 |
2.2 智力资本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29页 |
2.2.2 利益相关理论 | 第29-30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0页 |
2.2.4 信号传递理论 | 第30-32页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第32-38页 |
3.1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机理分析 | 第32-33页 |
3.2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分析师跟踪的机理分析 | 第33-34页 |
3.3 分析师跟踪的传导效应分析 | 第34-38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38-53页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4.1.1 样本选择 | 第38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4.2 变量设计 | 第39-43页 |
4.2.1 解释变量 | 第39-41页 |
4.2.2 被解释变量 | 第41页 |
4.2.3 中介变量 | 第41-43页 |
4.2.4 控制变量 | 第43页 |
4.3 模型构建 | 第43-45页 |
4.3.1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第43-44页 |
4.3.2 基于中介效应的模型构建 | 第44-45页 |
4.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45-53页 |
4.4.1 描述性统计 | 第45-46页 |
4.4.2 各变量间相关系数分析 | 第46-47页 |
4.4.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4.4.4 稳健性检验 | 第49-53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5.1 提升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水平 | 第53-54页 |
5.1.1 鼓励企业自愿披露智力资本信息 | 第53-54页 |
5.1.2 鼓励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渠道的多样化 | 第54页 |
5.2 完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监管制度 | 第54-55页 |
5.2.1 加快制定统一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规则 | 第54-55页 |
5.2.2 将非财务信息纳入监管范畴 | 第55页 |
5.3 支持证券分析师行业建设 | 第55-57页 |
5.3.1 鼓励证券分析师队伍发展壮大 | 第56页 |
5.3.2 提高证券分析师专业素养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