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2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一. 选题背景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 研究内容第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三.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4-15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5-22页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二. 研究述评第20-22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第22-32页
    第一节 微文化的界定第22-28页
        一. 微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第22-25页
        二. 微文化的传播载体和表现形式第25-27页
        三. 微文化的功能第27-28页
    第二节 大学生价值观相关理论概述第28-32页
        一. 价值与价值观第28-30页
        二. 大学生价值观第30-32页
第二章 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第32-43页
    第一节 大学生的微文化现状第32-37页
        一. 调查问卷情况说明第32页
        二. 大学生的微文化现状分析第32-37页
    第二节 微文化为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积极影响第37-40页
        一. 增强了大学生的多元价值鉴别能力第37-38页
        二. 提升了大学生参与社会的主体意识第38-39页
        三. 实现了大学生个性化情感价值诉求第39-40页
    第三节 微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造成的消极影响第40-43页
        一. 冗杂的信息传播加剧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第40-41页
        二. 开放的信息参与导致大学生自我中心主义第41-42页
        三. 零散的信息碰撞导致大学生抉择能力薄弱第42-43页
第三章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对策第43-50页
    第一节 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第43-44页
        一. 加强微文化的体制建设,确保微文化监管有法可依第43-44页
        二. 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第44页
    第二节 提高高校对微文化的建设强度第44-47页
        一. 高校应加大对微文化建设的各项投入第44-46页
        二. 高校应加强微文化背景下的制度建设第46-47页
    第三节 优化微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第47-48页
        一. 创造良好的微文化发展环境,传递主流价值观第47页
        二. 充分利用社会名人效应,传递正能量第47-48页
    第四节 提升大学生的自身微文化素质第48-50页
        一. 积极锤炼微文化辨识能力第48-49页
        二. 主动参与微文化教育活动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第56-60页
    附录A.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第56-57页
    附录B. 调查问卷第57-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凝聚当代大学生“中国梦”共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