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2-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本文创新第16-17页
2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概述第17-20页
    2.1 环境公益诉讼界定第17-19页
        2.1.1 环境公益诉讼的涵义第17-18页
        2.1.2 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第18-19页
    2.2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概念和特点第19-20页
        2.2.1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概念第19页
        2.2.2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特点第19-20页
3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现状和存在问题第20-25页
    3.1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立法及实践现状第20-22页
        3.1.1 立法现状第20-21页
        3.1.2 司法实践第21-22页
    3.2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3.2.1 公民个人未被纳入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第22-23页
        3.2.2 环保组织自身诉讼资格存在缺陷第23页
        3.2.3 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具体制度不完善第23-24页
        3.2.4 行政机关原告资格不明确第24-25页
4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经验与启示第25-29页
    4.1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制度第25-27页
        4.1.1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制度第25-26页
        4.1.2 英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制度第26页
        4.1.3 德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制度第26-27页
        4.1.4 日本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制度第27页
    4.2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27-29页
        4.2.1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判断标准放宽第27-28页
        4.2.2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第28页
        4.2.3 设置通告前置程序第28-29页
5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完善第29-36页
    5.1 将公民个人纳入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第29-30页
        5.1.1 通过立法赋予公民原告资格第29页
        5.1.2 构建激励制度第29-30页
        5.1.3 设置通告前置程序第30页
    5.2 完善环保组织自身诉讼资格第30-32页
        5.2.1 放宽环保组织适格标准第31页
        5.2.2 提高环保组织诉讼积极性第31页
        5.2.3 加大对环保组织的支持第31-32页
    5.3 完善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起诉人制度第32-34页
        5.3.1 延长诉讼时效第32-33页
        5.3.2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第33页
        5.3.3 创新诉讼费用负担制度第33-34页
    5.4 明确行政机关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第34-36页
        5.4.1 通过立法明确行政机关原告资格第34-35页
        5.4.2 设置专门环境公益诉讼监察部门第35-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后记第39-4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论环境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