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2页 |
2.1.1 互联网+ | 第12页 |
2.1.2 互联网+体育教学 | 第12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2.2.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2.2.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8-22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3.2.1 数理统计法 | 第18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3.2.3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3.2.4 访谈法 | 第18-19页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19页 |
3.2.6 实验法 | 第19-22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2-38页 |
4.1 学校体育教师及硬件设施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4.1.1 学校体育教师性别、年龄和教龄分析 | 第22-23页 |
4.1.2 体育教师使用互联网工具的情况分析 | 第23页 |
4.1.3 学校硬件设施完善程度的调查 | 第23-24页 |
4.2 对学生使用互联网工具的相关调查 | 第24-28页 |
4.2.1 学习者分析 | 第24页 |
4.2.2 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分析 | 第24-26页 |
4.2.3 学生开通以及使用互联网工具的情况 | 第26-27页 |
4.2.4 学生对体育课程中运用互联网辅助教学模式的看法 | 第27-28页 |
4.3 对家庭学习环境的相关调查 | 第28-30页 |
4.3.1 家庭环境分析 | 第28-29页 |
4.3.2 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分析 | 第29页 |
4.3.3 家长对体育课程中运用互联网辅助教学模式的看法 | 第29-30页 |
4.4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互联网工具进行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 | 第30-35页 |
4.4.1 对实验前后女生仰卧起坐成绩的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4.4.2 对实验前后女生200米成绩的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4.4.3 对实验前后男生200米成绩的统计分析 | 第32页 |
4.4.4 对实验前后男生篮球成绩的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4.4.5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质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 第33-35页 |
4.5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35-38页 |
4.5.1 初中生自制能力差易受干扰 | 第35-36页 |
4.5.2 网络信息庞杂,体育教学资源分散 | 第36页 |
4.5.3 对体育学科的重视不够 | 第36-3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8-42页 |
5.1 结论 | 第38-39页 |
5.1.1 在体育课程中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明显提升了学生的体育成绩 | 第38页 |
5.1.2 互联网辅助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时空的限制 | 第38页 |
5.1.3 互联网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 第38页 |
5.1.4 重视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 | 第38页 |
5.1.5 互联网辅助教学对硬件装备设施要求较高 | 第38-39页 |
5.1.6 互联网辅助教学助力体育课程改革 | 第39页 |
5.2 建议 | 第39-42页 |
5.2.1 加大互联网辅助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中的使用力度 | 第39页 |
5.2.2 加大体育类网站建设,丰富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 | 第39页 |
5.2.3 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 第39-40页 |
5.2.4 注重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实效性和反馈性 | 第40页 |
5.2.5 完善信息化设施,满足教学需求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51页 |
附件一 | 第45-47页 |
附件二 | 第47-49页 |
附件三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