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高校贫困生人际支持小组实务研究--以J大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绪论第9-19页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研究背景第9-10页
        2.研究意义第10页
    (二)高校贫困生人际支持小组的研究综述第10-13页
        1.人际支持的研究第10-11页
        2.高校贫困生人际支持的研究第11-12页
        3.社会工作介入高校贫困生人际支持的研究第12-13页
        4.简要评论第13页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3-16页
        1.概念界定第13-15页
        2.理论基础第15-16页
    (四)研究设计第16-19页
        1.研究目标第16页
        2.研究内容第16页
        3.研究思路第16-17页
        4.研究方法第17页
        5.研究创新第17-19页
二、高校贫困生人际支持现状调查与需求分析第19-26页
    (一)高校贫困生人际支持现状调查第19-23页
        1.J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第19-20页
        2.J高校贫困生的人际支持现状小组调查第20-23页
    (二)高校贫困生人际支持的需求分析第23-25页
        1.全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第23-24页
        2.树立积极自信心态,克服消极自卑思想第24页
        3.控制负性情绪,学会友善交往技能第24页
        4.学会倾听技巧,懂得换位思考第24页
        5.锻炼沟通能力,获得人际支持第24-25页
    (三)小组工作介入高校贫困生人际支持的优势分析第25-26页
三、高校贫困生人际支持小组工作实务探究第26-46页
    (一)小组简介第26页
    (二)小组目标第26-27页
        1.总目标第26页
        2.具体目标第26-27页
    (三)服务对象招募方法第27页
    (四)小组服务计划第27-29页
    (五)小组服务过程第29-46页
        1.第一次小组活动:缘来有你(建立关系)第29-31页
        2.第二次小组活动:全方位的我(自我认知)第31-33页
        3.第三次小组活动:魅力加油站(建立自信)第33-35页
        4.第四次小组活动:情绪体验站(学会友善)第35-37页
        5.第五次小组活动:沟通训练场之倾听技巧(人际行为)第37-39页
        6.第六次小组活动:沟通训练场之沟通技能(人际行为)第39-42页
        7.第七次小组活动:海纳百川(学会包容)第42-44页
        8.第八次小组活动:一路上有你(建立支持)第44-46页
四、高校贫困生的人际支持小组工作实务的效果评估第46-53页
    (一)过程评估第46页
        小组活动过程中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观察记录第46页
    (二)结果评估第46-53页
        1.满意度评估第47-48页
        2.小组结束后的跟进访谈第48-49页
        3.小组活动结束后的观察记录第49-50页
        4.小组目标达成评估第50-53页
五、总结与反思第53-56页
    (一)总结第53页
    (二)反思第53-56页
        1.应从多方面介入高校贫困生人际支持问题第54页
        2.小组工作者实务操作技能不足导致实务效果不够明显第54页
        3.小组活动设计有待改进第54页
        4.研究样本选择存在局限性,导致研究结论狭隘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4页
在读期间完成实践项目及发表论文(著)情况等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留守独居老人精神慰藉研究--以A村为例
下一篇:小组工作介入城镇流动儿童课堂学习偏差行为研究--以吉安市S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