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2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玉米的生育周期 | 第12页 |
1.3 玉米的籽粒形成、生长发育分期与生理成熟判定 | 第12-15页 |
1.3.1 受精与籽粒形成 | 第12-13页 |
1.3.2 生长发育分期 | 第13页 |
1.3.3 生理成熟判定 | 第13-15页 |
1.4 玉米籽粒脱水过程及评价指标分析 | 第15-17页 |
1.4.1 玉米籽粒脱水过程 | 第15-16页 |
1.4.2 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评价指标分析 | 第16页 |
1.4.3 玉米籽粒含水量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1.5 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5.1 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与作物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17-19页 |
1.5.2 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遗传及定位研究 | 第19-20页 |
1.5.3 如何选择脱水速率快的玉米品种 | 第20-21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2.1 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鉴评体系构建 | 第22-26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4-26页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页 |
2.2 快速脱水优异种质筛选 | 第26-31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6-29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29页 |
2.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9-30页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8页 |
3.1 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鉴评体系构建 | 第31-39页 |
3.1.1 探针法用于脱水鉴定的可行性分析 | 第31-32页 |
3.1.2 初始鉴定时期确立 | 第32-33页 |
3.1.3 脱水速率评价标准确立 | 第33-35页 |
3.1.4 籽粒自然脱水速率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3.1.5 298份玉米自交系籽粒自然脱水速率聚类分析 | 第36-39页 |
3.2 快速脱水优异种质筛选 | 第39-48页 |
3.2.1 玉米自交系快速脱水优异种质筛选 | 第39-44页 |
3.2.2 玉米杂交种快速脱水优异种质筛选 | 第44-45页 |
3.2.3 43份骨干自交系两年脱水速率对比分析 | 第45-48页 |
4 讨论 | 第48-51页 |
4.1 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鉴评体系构建 | 第48-50页 |
4.1.1 间接法测定籽粒含水量 | 第48页 |
4.1.2 籽粒脱水速率最佳鉴定时间的选择 | 第48-49页 |
4.1.3 玉米籽粒快速脱水直接评价标准 | 第49页 |
4.1.4 玉米籽粒快速脱水间接评价指标 | 第49-50页 |
4.2 籽粒快速脱水优异种质的筛选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