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时空特征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 低温冷害的概念与分类第12页
    1.3 东北区域玉米低温冷害的因由与特征第12-13页
    1.4 低温冷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第13-14页
        1.4.1 低温冷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第13页
        1.4.2 低温冷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13-14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5.1 低温冷害指标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5.2 低温冷害影响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5.3 低温冷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5.4 低温冷害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7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6.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6.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2.1 黑龙江省概况第19-20页
        2.1.1 黑龙江省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第19页
        2.1.2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第19页
        2.1.3 黑龙江省气候特征第19-20页
    2.2 数据资料处理与说明第20-21页
    2.3 研究方法第21-25页
        2.3.1 趋势性分析第21页
        2.3.2 变异系数第21-22页
        2.3.3 玉米低温冷害评估指标第22页
        2.3.4 相关性分析第22页
        2.3.5 Mann-Kendall(M-K)突变性检验第22-24页
        2.3.6 ArcGIS空间插值分析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47页
    3.1 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时间分布特征第25-35页
        3.1.1 黑龙江省1960-2009年玉米种植区逐年温度变化特征分析第25-27页
        3.1.2 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种植区温度变化特征分析第27-29页
        3.1.3 黑龙江省不同年代低温冷害风险性分析第29-33页
        3.1.4 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低温冷害出现次数第33-35页
    3.2 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空间分布特征第35-42页
        3.2.1 黑龙江省1960-2009年玉米一般低温冷害空间分布第35-38页
        3.2.2 黑龙江省1960-2009年玉米严重低温冷害空间分布第38-42页
    3.3 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第42-45页
        3.3.1 平均气温与玉米单产相关性分析第42页
        3.3.2 气温突变性检验与玉米单产变化分析第42-45页
    3.4 应对低温冷害的玉米生产对策第45-47页
4 讨论第47-49页
5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测评体系构建与种质筛选
下一篇:风蚀与放牧对温带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