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研究核心概念、理论依据及重要性 | 第15-22页 |
2.1 高校贫困生 | 第15页 |
2.2 人的需要理论 | 第15-17页 |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 第15-17页 |
2.2.2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17页 |
2.2.3 人的需要理论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关系 | 第17页 |
2.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7-19页 |
2.3.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2.3.2 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校学生资助的关系 | 第18-19页 |
2.4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研究的重要性 | 第19-22页 |
2.4.1 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 第19-20页 |
2.4.2 促进高校贫困生成长成才 | 第20页 |
2.4.3 高等学校培育人才的需要 | 第20-22页 |
3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的功能解析 | 第22-29页 |
3.1 高校学生资助的内涵 | 第22-24页 |
3.1.1 学生资助 | 第22页 |
3.1.2 我国现行学生资助的主要方式 | 第22-24页 |
3.2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的内涵 | 第24-25页 |
3.3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的体现 | 第25-29页 |
3.3.1 引领大学生的思想 | 第25-26页 |
3.3.2 疏导大学生的心理 | 第26页 |
3.3.3 激发大学生的情感 | 第26-27页 |
3.3.4 塑造大学生的品格 | 第27-28页 |
3.3.5 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能力 | 第28-29页 |
4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9-34页 |
4.1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4.1.1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效果有待提升 | 第29-30页 |
4.1.2 高校学生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不平衡 | 第30-31页 |
4.1.3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对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限 | 第31页 |
4.2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1-34页 |
4.2.1 资助育人理念功利化 | 第31-32页 |
4.2.2 资助制度不完善 | 第32-34页 |
5 发挥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的对策 | 第34-42页 |
5.1 树立育人为本的资助理念 | 第34-35页 |
5.1.1 资助育人,扶贫扶志 | 第34-35页 |
5.1.2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 第35页 |
5.2 建构精准化的资助政策体系 | 第35-38页 |
5.2.1 完善高校贫困认定机制 | 第35-36页 |
5.2.2 完善资助法律监督机制 | 第36页 |
5.2.3 拓宽勤工助学渠道 | 第36-37页 |
5.2.4 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机构 | 第37页 |
5.2.5 健全资助信息传递机制 | 第37-38页 |
5.3 加强高校学生资助管理 | 第38-39页 |
5.3.1 动态化管理资助档案 | 第38页 |
5.3.2 完善个人征信系统 | 第38-39页 |
5.3.3 提高失信成本 | 第39页 |
5.4 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 第39-42页 |
5.4.1 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教育 | 第39页 |
5.4.2 开展社会责任感及诚信教育 | 第39-40页 |
5.4.3 适当开展挫折教育活动 | 第40-41页 |
5.4.4 积极开展励志教育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