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抛锚式教学模式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2 文献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13-14页
        1.3.1 研究目标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页
        1.3.3 创新之处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页
        1.4.2 研究方案第14-16页
第2章 抛锚式教学模式及问题意识的理论概述第16-21页
    2.1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概况及本土理解第16-18页
        2.1.1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概况第16-17页
        2.1.2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本土理解第17-18页
    2.2 问题意识及培养问题意识的概况第18-19页
        2.2.1 问题意识的概念界定第18页
        2.2.2 问题意识重要性的体现第18-19页
    2.3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1页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页
        2.3.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9-20页
        2.3.3 比较教育理论第20-21页
第3章 抛锚式教学模式与高中生物教学第21-35页
    3.1 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第21-24页
        3.1.1 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第21-24页
        3.1.2 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现状分析第24页
    3.2 抛锚式教学模式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第24-27页
        3.2.1 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第24-25页
        3.2.2 阐述问题能力的培养第25页
        3.2.3 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第25-26页
        3.2.4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26-27页
    3.3 抛锚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课例——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例第27-33页
    3.4 抛锚式教学模式下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评价第33-35页
第4章 抛锚式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验研究第35-44页
    4.1 实验目的第35页
    4.2 选择实验对象第35页
    4.3 实验假设第35页
    4.4 实验过程第35-36页
    4.5 实验结果及相关分析第36-39页
        4.5.1 不同教学模式的偏好调查及分析第36-38页
        4.5.2 实验后学生问题意识发展水平的测验结果及分析第38页
        4.5.3 其他评价方式的效果验证第38-39页
    4.6 实验结论第39页
    4.7 抛锚式教学模式中“锚”的设计及反思第39-42页
        4.7.1 锚的形式第40-41页
        4.7.2 “锚”的设计思路第41-42页
    4.8 培养问题意识相关的其他因素第42-44页
        4.8.1 倡导“思起于疑”的校园文化第42-43页
        4.8.2 营造开放宽松的课堂氛围第43页
        4.8.3 师生双方的传统观念、态度和行为第43-44页
第5章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对策第44-47页
    5.1 优化抛锚环节——创设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第44页
    5.2 科学建组——构建班级的学习共同体[]第44-46页
        5.2.1 确定小组人数第44页
        5.2.2 搭配小组人员第44-45页
        5.2.3 确认小组成员角色第45-46页
    5.3 注重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第46页
    5.4 引入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第46-4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8页
    6.1 研究结论第47页
    6.2 相关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0-51页
附录A第51-54页
    附录A.1 中学生问题意识发展情况的问卷第51-53页
    附录A.2 教学模式接受程度的问卷第53-54页
附录B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数学思维结构特征分析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眼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