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2.1 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 第12-14页 |
2.1.1 校本课程的界定 | 第12-13页 |
2.1.2 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 | 第13-14页 |
2.1.3 体育课程的性质 | 第14页 |
2.1.4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 | 第14页 |
2.2 国外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2.1 澳大利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情况的研究 | 第14-15页 |
2.2.2 英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情况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3 美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情况的研究 | 第16页 |
2.3 我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第16-18页 |
2.4 跆拳道的概述 | 第18-20页 |
2.4.1 跆拳道的定义 | 第18-19页 |
2.4.2 跆拳道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在中学开发的优势 | 第19-20页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1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21-22页 |
3.2.3 访谈法 | 第22-23页 |
3.2.4 实地调查法 | 第23页 |
3.2.5 数理统计法 | 第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51页 |
4.1 五所学校的背景研究 | 第23-29页 |
4.1.1 五所学校的概况 | 第23-25页 |
4.1.2 五所学校体育类课程的研究 | 第25-28页 |
4.1.3 五所学校大课间内容的研究 | 第28-29页 |
4.2 五所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的研究 | 第29-32页 |
4.2.1 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的介绍 | 第29-30页 |
4.2.2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的思考 | 第30-32页 |
4.3 五所学校跆拳道校本课程的资源分析 | 第32-35页 |
4.3.1 五所学校跆拳道校本课程师资情况的分析 | 第32-33页 |
4.3.2 五所学校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场地和设施情况的分析 | 第33-35页 |
4.4 五所学校跆拳道校本课程目标的研究 | 第35-38页 |
4.4.1 校本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 第35-36页 |
4.4.2 五所学校跆拳道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情况及分析 | 第36-38页 |
4.5 跆拳道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情况的研究 | 第38-47页 |
4.5.1 五所学校跆拳道校本课程的课程性质的研究 | 第38-39页 |
4.5.2 五所学校跆拳道校本课程的课程时间的研究 | 第39-41页 |
4.5.3 五所学校跆拳道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的研究 | 第41-47页 |
4.6 五所学校跆拳道校本课程评价情况的研究 | 第47-51页 |
4.6.1 对学生评价情况的研究 | 第48-49页 |
4.6.2 对跆拳道校本课程教师教学评价的研究 | 第49-51页 |
5 结论和建 | 第51-53页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5.2 建议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