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球面阵波束形成声源识别SAHRP算法基本理论 | 第14-26页 |
2.1 球面阵坐标系、球谐函数 | 第14-18页 |
2.1.1 球面阵坐标系 | 第14-15页 |
2.1.2 球谐函数 | 第15-18页 |
2.2 球面声场 | 第18-20页 |
2.3 球面阵波束形成SHARP算法 | 第20-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球面阵波束形成声源识别FAS-PC算法基本理论 | 第26-35页 |
3.1 二阶锥规划 | 第26-27页 |
3.2 球面阵波束形成FAS-PC算法 | 第27-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仿真分析 | 第35-48页 |
4.1 球阵列传声器位置分布 | 第35-37页 |
4.2 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4.2.1 旁瓣抑制性能 | 第37页 |
4.2.2 量化性能 | 第37-39页 |
4.2.3 空间分辨率性能 | 第39页 |
4.3 成像云图 | 第39-45页 |
4.3.1 单声源 | 第39-41页 |
4.3.2 不相干声源 | 第41-43页 |
4.3.3 相干声源 | 第43-45页 |
4.4 奇异值分解 | 第45-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试验验证 | 第48-55页 |
5.1 成像云图 | 第49-54页 |
5.1.1 单声源 | 第49-50页 |
5.1.2 不相干声源 | 第50-52页 |
5.1.3 相干声源 | 第52-54页 |
5.2 量化性能 | 第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总结 | 第55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