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ICA算法及其在图像去噪中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页
    1.2 ICA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现状第14-16页
    1.3 ICA的应用研究第16-17页
    1.4 本文结构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ICA的基本理论第18-28页
    2.1 ICA模型及假设第18-20页
        2.1.1 线性生成模型第18页
        2.1.2 模型假设第18-19页
        2.1.3 模型的不确定性第19-20页
    2.2 预处理第20-21页
        2.2.1 中心化第20页
        2.2.2 白化第20-21页
    2.3 ICA中的最优化理论第21-24页
        2.3.1 无约束优化问题第21-23页
        2.3.2 约束优化问题第23-24页
    2.4 经典ICA算法第24-27页
        2.4.1 极大化非高斯性估计方法第24-25页
        2.4.2 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第25-26页
        2.4.3 极小化互信息估计方法第26-27页
    2.5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ICA的图像特征提取与去噪方法第28-42页
    3.1 噪声ICA模型与稀疏编码第28-30页
        3.1.1 有噪声ICA模型第28页
        3.1.2 稀疏编码第28-29页
        3.1.3 极大化后验估计第29-30页
    3.2 稀疏概率密度与收缩函数第30-33页
    3.3 ICA图像特征提取及去噪方法第33-35页
        3.3.1 ICA和稀疏编码的关系第33-34页
        3.3.2 图像的预处理第34-35页
        3.3.3 去噪流程第35页
    3.4 不同ICA算法的图像特征提取与去噪性能研究第35-39页
        3.4.1 图像特征提取比较第35-37页
        3.4.2 图像去噪效果比较第37-39页
    3.5 小结第39-42页
第四章 联合稀疏编码的拉普拉斯尺度模型第42-54页
    4.1 图像的自相似性及相关理论第42-44页
        4.1.1 非局部均值第42页
        4.1.2 联合稀疏编码的高斯尺度模型第42-44页
    4.2 联合稀疏编码的拉普拉斯尺度模型第44-48页
        4.2.1 模型建立第45-46页
        4.2.2 参数估计第46-48页
        4.2.3 去噪步骤第48页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8-52页
        4.3.1 实验仿真第48-52页
        4.3.2 结果分析第52页
    4.4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54页
    5.2 工作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机器视觉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力营销分析决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