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基本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及执行初步成效 | 第18-25页 |
2.1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基本内容 | 第18-21页 |
2.1.1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1.2 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 | 第18-19页 |
2.1.3 关于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主要文本 | 第19-21页 |
2.2 政策执行的内涵及意义、作用 | 第21-22页 |
2.2.1 政策执行的基本含义 | 第21-22页 |
2.2.2 政策执行的意义、作用 | 第22页 |
2.3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成效 | 第22-25页 |
第3章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困境及原因探析 | 第25-42页 |
3.1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困境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3.1.1 政策执行工具单一 | 第25-26页 |
3.1.2 中央政策“地方化”不畅 | 第26-27页 |
3.1.3 科学素质教育地位还不稳固 | 第27-28页 |
3.1.4 政策执行落实城乡差距明显 | 第28-31页 |
3.2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困境原因探析 | 第31-42页 |
3.2.1 政策资源不足 | 第31-37页 |
3.2.2 政策内容本身存在缺陷 | 第37-38页 |
3.2.3 政策执行者认识不足,组织间分工不明确 | 第38-40页 |
3.2.4 政策执行环境中功利主义盛行,缺乏监督与反馈机制 | 第40-42页 |
第4章 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的改进策略 | 第42-48页 |
4.1 明确政策执行主体,建立监督评估机制 | 第42-43页 |
4.1.1 明确政策执行的责任主体,形成“一主多辅”的格局 | 第42页 |
4.1.2 提高执行者素质,让政策执行更科学有效 | 第42-43页 |
4.1.3 建立合理监督评估机制,让政策执行有“续航力” | 第43页 |
4.2 增强师资力量,完善教师在职培训 | 第43-44页 |
4.2.1 增加专职小学科学教师的数量 | 第43页 |
4.2.2 提高科学教师专业素养,调动新进教师积极性 | 第43-44页 |
4.2.3 完善科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机制 | 第44页 |
4.3 增加科学素质教育投入,优化硬件设施 | 第44-46页 |
4.3.1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政策完整执行 | 第44-45页 |
4.3.2 建立明确的资金制度,保证资金用在实处 | 第45页 |
4.3.3 优化硬件设施,合理编排教材 | 第45-46页 |
4.4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 第46-48页 |
4.4.1 政策“天平”适当向郊区及乡镇倾斜 | 第46页 |
4.4.2 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实现共赢 | 第46-47页 |
4.4.3 郊区及乡镇学校要自强,变“输血”为“造血”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A 关于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小学科学教师调查问卷 | 第53-57页 |
附录 B 关于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初中分科科学教师调查问卷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