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柠条饲用价值研究 | 第10页 |
1.2.2 柠条灌丛生态效应研究 | 第10-13页 |
1.2.3 柠条平茬研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6-23页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16-17页 |
2.1.1 试验区地理位置 | 第16页 |
2.1.2 气候 | 第16-17页 |
2.1.3 土壤与植被 | 第17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7-20页 |
2.2.1 平茬时期对柠条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18页 |
2.2.2 留茬高度和平茬时期对柠条再生性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3 不同(隔带)平间距平茬对柠条林间生境的影响 | 第19页 |
2.2.4 不同种植带间距柠条林平茬后林间生境的变化 | 第19-20页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0-21页 |
2.3.1 不同平茬时期下柠条营养成分 | 第20页 |
2.3.2 不同留茬高度下柠条的再生性 | 第20页 |
2.3.3 不同平茬时期下柠条的再生性 | 第20页 |
2.3.4 林间生境测定 | 第20-21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42页 |
3.1 不同平茬时期的柠条营养成分 | 第23页 |
3.2 留茬高度和平茬时期对柠条再生性能的影响 | 第23-26页 |
3.2.1 留茬高度对再生速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2 留茬高度对地径日增长量的影响 | 第24页 |
3.2.3 留茬高度对萌枝日增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4 留茬高度对冠幅、分枝数、生物量和返青率的影响 | 第25页 |
3.2.5 平茬时期对柠条再生性能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 不同间距平茬对林间生境的影响 | 第26-34页 |
3.3.1 不同间距平茬林间植被变化 | 第26-27页 |
3.3.2 不同间距平茬林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 第27-32页 |
3.3.3 不同间距平茬后林间小气候和土壤风蚀量变化 | 第32-34页 |
3.4 不同种植带间距柠条平茬后林间生境的变化 | 第34-42页 |
3.4.1 不同带间距柠条平茬后林间植被变化 | 第34-35页 |
3.4.2 不同带间距柠条平茬后林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 第35-39页 |
3.4.3 不同带间距中间锦鸡儿平茬后林间气温、风速和土壤风蚀量变化 | 第39-40页 |
3.4.4 林间植被、土壤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讨论和展望 | 第42-46页 |
4.1 讨论 | 第42-44页 |
4.1.1 平茬时期对柠条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42页 |
4.1.2 留茬高度和平茬时期对柠条再生性能的影响 | 第42页 |
4.1.3 不同平茬间距对柠条林间生境的影响 | 第42-43页 |
4.1.4 不同种植带间距柠条林平茬后林间生境的变化 | 第43-44页 |
4.2 创新点 | 第44-45页 |
4.3 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