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蛋白质的泛素化翻译后修饰 | 第11-51页 |
1.1 泛素化翻译后修饰的发现 | 第11-13页 |
1.2 泛素连接酶 | 第13-20页 |
1.2.1 泛素激活酶E1 | 第14-15页 |
1.2.2 泛素结合酶E2 | 第15-16页 |
1.2.3 泛素连接酶E3 | 第16-17页 |
1.2.4 泛素连接酶相关分子工具及应用 | 第17-20页 |
1.3 泛素密码子 | 第20-49页 |
1.3.1 泛素链的获取--酶法 | 第22-25页 |
1.3.2 泛素链的获取--化学合成法 | 第25-36页 |
1.3.3 泛素链的结构 | 第36-45页 |
1.3.4 泛素链模拟物的获取 | 第45-4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2章 用于检测去泛素化酶活性分子工具Ub-AMC的合成 | 第51-77页 |
2.1 本章引言 | 第51-52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52-5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4页 |
2.3.1 化学全合成Ub-AMC路线设计 | 第54-55页 |
2.3.2 化学全合成Ub-AMC及其活性测试 | 第55-58页 |
2.3.3 化学半合成Ub-AMC路线设计 | 第58-61页 |
2.3.4 化学半合成Ub-AMC及其活性测试 | 第61-64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64页 |
2.5 实验部分 | 第64-77页 |
2.5.1 化学全合成Ub-AMC的实验过程与数据 | 第64-67页 |
2.5.2 化学半合成Ub-AMC的实验过程与数据 | 第67-75页 |
2.5.3 仪器与材料 | 第75-77页 |
第3章 化学合成基于二泛素的光亲和分子探针用于泛素识别蛋白的选择性鉴定 | 第77-113页 |
3.1 本章引言 | 第77-78页 |
3.2 研究思路 | 第78-7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9-92页 |
3.3.1 化学全合成含有苯基叠氮光交联基团泛素分子探针以及其表征 | 第79-83页 |
3.3.2 测试含有苯基叠氮光交联基团分子探针的光交联效率与选择性 | 第83-85页 |
3.3.3 化学全合成含有偶氮光交联基团泛素分子探针以及其表征 | 第85-88页 |
3.3.4 测试含有偶氮光交联基团分子探针的交联效率与选择性 | 第88-91页 |
3.3.5 比较单取代与与双取代二泛素分子探针的差异 | 第91-92页 |
3.3.6 利用含有偶氮光交联基团探针富集细胞裂解液中泛素识别蛋白 | 第92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92-94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94-112页 |
3.5.1 仪器和材料 | 第94页 |
3.5.2 实验过程和数据 | 第94-112页 |
3.6 结语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