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辨识的直升机训练器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2-15页 |
缩略词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直升机飞行模拟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飞行模拟机鉴定测试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直升机系统辨识建模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直升机训练器评估方案设计 | 第25-30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CCAR60概述 | 第25-26页 |
2.3 操纵品质测试标准分析 | 第26-28页 |
2.3.1 标准概述 | 第26-27页 |
2.3.2 人工测试缺陷分析 | 第27-28页 |
2.4 评估方案设计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飞行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30-55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飞行试验设计 | 第30-35页 |
3.2.1 输入设计 | 第30-34页 |
3.2.2 飞行试验实施 | 第34-35页 |
3.3 试验数据预处理 | 第35-41页 |
3.3.1 野值的识别与修正 | 第35-36页 |
3.3.2 传感器安装位置校正 | 第36-37页 |
3.3.3 低通数字滤波 | 第37-39页 |
3.3.4 数据平滑 | 第39-41页 |
3.4 数据相容性检验 | 第41-44页 |
3.4.1 误差来源分析 | 第41-42页 |
3.4.2 相容性检验基本方程 | 第42-43页 |
3.4.3 算例分析 | 第43-44页 |
3.5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误差参数估计 | 第44-54页 |
3.5.1 线性卡尔曼滤波 | 第45-46页 |
3.5.2 扩展卡尔曼滤波 | 第46-49页 |
3.5.3 算例分析 | 第49-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 | 第55-85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直升机非线性飞行动力学建模 | 第55-62页 |
4.2.1 全量运动方程 | 第55-56页 |
4.2.2 旋翼模型 | 第56-58页 |
4.2.3 尾桨模型 | 第58-59页 |
4.2.4 机身模型 | 第59-60页 |
4.2.5 平尾模型 | 第60页 |
4.2.6 重力模型 | 第60-61页 |
4.2.7 力和力矩的合成 | 第61-62页 |
4.3 直升机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仿真 | 第62-69页 |
4.3.1 非线性飞行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62-63页 |
4.3.2 配平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4.3.3 线化模型提取 | 第64-67页 |
4.3.4 稳定性分析 | 第67页 |
4.3.5 非线性操纵响应 | 第67-69页 |
4.4 非参数模型辨识 | 第69-75页 |
4.4.1 频率响应法 | 第69-71页 |
4.4.2 基于谱估计的频率响应计算 | 第71-73页 |
4.4.3 频率响应规整 | 第73-74页 |
4.4.4 复合分窗 | 第74-75页 |
4.5 辨识算法研究 | 第75-81页 |
4.5.1 状态子空间法 | 第75-79页 |
4.5.2 预报误差法 | 第79-81页 |
4.6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辨识 | 第81-84页 |
4.6.1 辨识策略 | 第81-82页 |
4.6.2 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82-8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训练器评估改进及软件开发 | 第85-100页 |
5.1 引言 | 第85页 |
5.2 直升机训练器评估 | 第85-90页 |
5.2.1 时域评估 | 第85-88页 |
5.2.2 频域指标对比 | 第88-90页 |
5.3 训练器改进分析 | 第90-95页 |
5.3.1 参数置信度 | 第90-91页 |
5.3.2 Cramér-Rao边界确定 | 第91-93页 |
5.3.3 参数不灵敏度计算 | 第93页 |
5.3.4 训练器模型改进 | 第93-95页 |
5.4 评估软件开发 | 第95-98页 |
5.4.1 MATLAB/GUI图形用户界面 | 第95-96页 |
5.4.2 软件总体设计 | 第96-97页 |
5.4.3 软件测试 | 第97-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00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