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1 绪论 | 第15-47页 |
·引言 | 第15-24页 |
·交通振动的环境影响 | 第15-21页 |
·城市轨道交通产生振动影响的特点 | 第21-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42页 |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减振与控制实验室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振动传播特性与预测评价方法研究 | 第25-32页 |
·振源问题研究 | 第32-35页 |
·减振措施的研究 | 第35-42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42-47页 |
·振动评价预测及应对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3页 |
·研究目的 | 第43页 |
·研究内容 | 第43-44页 |
·主要创新与贡献点 | 第44页 |
·研究思路及各章主要内容 | 第44-47页 |
2 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敏感度与动态预测评价方法 | 第47-59页 |
·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敏感度及其评价方法 | 第47-55页 |
·敏感度的概念及其意义 | 第47-48页 |
·承振能力 | 第48-49页 |
·激扰强度 | 第49-51页 |
·敏感度的数学定义 | 第51-53页 |
·敏感度的等级划分及综合减振理念 | 第53-55页 |
·地铁环境振动影响的动态预测评价思想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3 环境振动标准 | 第59-85页 |
·振动标准综述 | 第59-75页 |
·建筑物室外、室内振动标准 | 第59-66页 |
·建筑物结构安全振动控制标准 | 第66-69页 |
·精密仪器振动标准 | 第69-75页 |
·古建筑振动标准分析 | 第75-83页 |
·古建筑微振动保护中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 第75-78页 |
·关于国标GB/T50452-2008的几点探讨 | 第78-79页 |
·考虑修建历史和维护加固历史的降级方法 | 第79-83页 |
·本文所用的振动限值 | 第83-85页 |
4 基于实测的地铁振动强度分析及敏感度估算 | 第85-96页 |
·测试情况 | 第85-87页 |
·地铁振动强度分析 | 第87-93页 |
·速度峰值分析 | 第87-88页 |
·平均Z振级分析 | 第88-89页 |
·最大Z振级分析 | 第89-93页 |
·基于实测数据的敏感度估算 | 第93-95页 |
·区域环境敏感度估算 | 第93-94页 |
·古建筑敏感度估算 | 第94页 |
·精密仪器和人体敏感度估算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5 地铁列车-轨道-隧道-土层振动分析模型 | 第96-125页 |
·地铁列车荷载计算 | 第96-115页 |
·车辆-轨道动力模型 | 第96-103页 |
·车辆轨道形式及计算参数 | 第103-111页 |
·荷载计算结果及模型验证 | 第111-115页 |
·自由场地振动预测 | 第115-124页 |
·隧道-地层系统动力有限元模型 | 第115-120页 |
·地表振动测试与模型验证 | 第120-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6 地表振动放大区产生机理研究 | 第125-153页 |
·地表振动传播规律及地表振动放大现象 | 第125-131页 |
·地表振动传播规律 | 第125-127页 |
·地表放大区研究概述 | 第127-129页 |
·落锤激振试验 | 第129-131页 |
·成层半空间作用竖向简谐荷载的计算模型 | 第131-134页 |
·谐波的传播 | 第131-132页 |
·刚度矩阵 | 第132-133页 |
·形函数 | 第133-134页 |
·位移格林函数 | 第134页 |
·均匀半空间地表振源作用下单频振动衰减特性 | 第134-140页 |
·简谐振动作用于均匀半空间上引起的振动衰减 | 第135-137页 |
·单频振动幅值波动衰减原因分析 | 第137-140页 |
·均匀半空间埋置振源作用下单频振动衰减特性 | 第140-145页 |
·成层半空间地表振源和埋置振源作用下单频振动衰减特性 | 第145-149页 |
·地表振源 | 第145-147页 |
·埋置振源 | 第147-149页 |
·轨道交通荷载作用下地表振动放大区特性分析 | 第149-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3页 |
7 地铁振动环境影响敏感度计算及轨道分级选型 | 第153-184页 |
·古建筑对于环境振动敏感度分析 | 第153-172页 |
·基本前提和方法讨论 | 第153-160页 |
·自由场地振动控制限值 | 第160-161页 |
·研究方法及步骤 | 第161-166页 |
·计算结果及敏感度矩阵 | 第166-171页 |
·减振轨道选型矩阵 | 第171-172页 |
·人体和精密仪器对于环境振动敏感度分析 | 第172-183页 |
·基本前提 | 第172-173页 |
·研究方法及步骤 | 第173-176页 |
·计算结果及敏感度矩阵 | 第176-181页 |
·减振轨道选型矩阵 | 第181-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183-184页 |
8 数值分析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振动预测方法 | 第184-199页 |
·方法概述 | 第184-186页 |
·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 第186-192页 |
·振源类型的选择 | 第186-187页 |
·描述室内外两点振动传递的物理量及转换关系 | 第187-192页 |
·测点位置的选择 | 第192页 |
·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敏感度分析算例 | 第192-198页 |
·问题描述及分析方法 | 第192-194页 |
·数值计算与室内振动响应预测 | 第194-197页 |
·敏感度估算与评价 | 第197-198页 |
·本章小结 | 第198-199页 |
9 结论 | 第199-204页 |
·主要创新型研究工作 | 第199-200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200-202页 |
·创新点 | 第202-203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03-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20页 |
作者简历 | 第220-22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2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