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产工艺论文--纺丝论文

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无纺布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锂硫电池简介第12-15页
        1.2.1 锂硫电池结构第12-13页
        1.2.2 锂硫电池工作原理第13-15页
    1.3 锂硫电池存在主要问题第15-16页
        1.3.1 硫和短链多硫化物电绝缘性第15-16页
        1.3.2 多硫化物的溶解和穿梭效应第16页
        1.3.3 电池循环中正极的体积膨胀效应第16页
    1.4 锂硫电池研究现状第16-26页
        1.4.1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第17-23页
            1.4.1.1 硫/碳复合材料第17-19页
            1.4.1.2 硫/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第19-20页
            1.4.1.3 硫/金属复合材料第20-21页
            1.4.1.4 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第21-23页
        1.4.2 锂硫电池电解液研究第23-24页
        1.4.3 新型锂硫电池结构设计第24-26页
            1.4.3.1 锂硫电池隔膜改性研究第24页
            1.4.3.2 锂硫电池插层改性研究第24-26页
    1.5 本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与方法第28-32页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28-30页
    2.2 材料物理性质表征第30页
        2.2.1 X射线衍射分析第30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第30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第30页
        2.2.4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第30页
        2.2.5 拉曼光谱分析第30页
    2.3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30-32页
        2.3.1 循环伏安测试第30-31页
        2.3.2 电化学阻抗测试第31页
        2.3.3 电池充放电测试第31-32页
第三章 C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第32-42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第32-34页
        3.2.1 C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第32-33页
        3.2.2 硫正极的制备第33页
        3.2.3 电池的组装与测试第33-34页
    3.3 材料的表征第34-37页
        3.3.1 C纳米纤维无纺布的表征第34-37页
    3.4 电化学性能的表征第37-41页
        3.4.1 循环伏安测试第37-38页
        3.4.2 循环和倍率性能测试第38-39页
        3.4.3 电化学阻抗测试第39-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Al_2O_3/C复合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第42-48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实验第42-43页
        4.2.1 Al_2O_3/C复合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第42-43页
        4.2.2 电池的组装和测试第43页
    4.3 材料的表征第43-44页
        4.3.1 形貌分析第43-44页
    4.4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4-47页
        4.4.1 循环伏安分析第44-45页
        4.4.2 循环和倍率性能分析第45-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Ni/C复合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第48-58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实验第48-49页
        5.2.1 Ni/C复合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第48-49页
        5.2.2 电池的组装和测试第49页
    5.3 材料的表征第49-52页
        5.3.1 XRD物相分析第49-52页
    5.4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2-57页
        5.4.1 循环伏安分析第52-53页
        5.4.2 循环和倍率性能分析第53-56页
        5.4.3 电化学阻抗分析第56-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9页
致谢第69-71页
发表论文、发明专利情况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物理场模拟与结构优化
下一篇:MDI体系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