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12-13页 |
1.3 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简介 | 第13-14页 |
1.4 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第14-18页 |
1.4.1 模板法 | 第14-15页 |
1.4.2 自组装法 | 第15-18页 |
1.5 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的应用 | 第18-24页 |
1.5.1 吸附 | 第18-19页 |
1.5.2 光催化 | 第19-21页 |
1.5.3 抗菌 | 第21-22页 |
1.5.4 燃料电池 | 第22-24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二氧化铈/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5-35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6页 |
2.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6页 |
2.2.3 CeO_2溶胶的制备 | 第26页 |
2.2.4 二氧化铈/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5 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27页 |
2.2.6 可见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2.4 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银/二氧化铈/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35-48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6页 |
3.2.2 银/二氧化铈/三维石墨烯的制备 | 第36页 |
3.2.3 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3.4 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2-43页 |
3.5 复合材料抗菌性能研究 | 第43-47页 |
3.5.1 实验准备 | 第43-44页 |
3.5.2 琼脂扩散法 | 第44页 |
3.5.3 复合材料的MIC测定 | 第44页 |
3.5.4 复合材料的MBC测定 | 第44页 |
3.5.5 抗菌性能表征 | 第44-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铂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 第48-60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PtM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 第49-56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49页 |
4.2.2 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49页 |
4.2.3 催化剂材料的微观表征 | 第49页 |
4.2.4 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4.2.5 电催化性能表征 | 第52-53页 |
4.2.6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3-56页 |
4.3 PtCo/GA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构筑 | 第56-59页 |
4.3.1 PtCo/GA催化剂的制备 | 第57页 |
4.3.2 结果与讨论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超声辅助化学法制备铂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 第60-71页 |
5.1 引言 | 第60-6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1页 |
5.2.1 试剂与仪器 | 第61页 |
5.2.2 PtM/GA电催化剂的制备 | 第6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8页 |
5.3.1 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及化学组成分析 | 第62-64页 |
5.3.2 多孔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64-68页 |
5.4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8-70页 |
5.4.1 电极的制备 | 第68页 |
5.4.2 结果与讨论 | 第68-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