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传闻证据规则概述 | 第10-15页 |
1.1 传闻证据的概念 | 第10-11页 |
1.2 传闻证据规则的概念 | 第11-13页 |
1.3 传闻证据规则的价值 | 第13-15页 |
2 我国确立传闻证据规则之必要性 | 第15-22页 |
2.1 我国当前立法和司法情况 | 第15-18页 |
2.1.1 我国证据类型的传闻形式 | 第15-16页 |
2.1.2 法律文件中的相关规定 | 第16-17页 |
2.1.3 司法实践中传闻定案的表现 | 第17-18页 |
2.2 传闻证据规则是证据可靠性的保证 | 第18-19页 |
2.3 传闻证据规则是实现程序公正的重要途径 | 第19-20页 |
2.4 传闻证据规则有助于遏制错案 | 第20-21页 |
2.5 确立传闻证据规则是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现实需求 | 第21-22页 |
3 我国构建传闻证据规则的可行性 | 第22-33页 |
3.1 我国具有与传闻证据规则有关的法律规定 | 第22-23页 |
3.2 我国存在传闻证据规则发挥作用的政策土壤 | 第23-25页 |
3.3 域外存在我国可用以借鉴的适用经验 | 第25-33页 |
3.3.1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国家的普遍规定 | 第25-27页 |
3.3.2 大陆法系国家对于传闻证据规则的参考移植 | 第27-29页 |
3.3.3 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传闻证据规则适用经验 | 第29-31页 |
3.3.4 域外规定之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1-33页 |
4 我国确立传闻证据规则面临的困难 | 第33-37页 |
4.1 确立传闻证据规则导致个案诉讼成本增加 | 第33-34页 |
4.2 我国对传闻证据规则的确立未形成共识 | 第34-36页 |
4.3 传闻证据规则配套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36-37页 |
5 我国构建传闻证据规则的制度构想 | 第37-43页 |
5.1 确立相对完善的实体性规定 | 第37-40页 |
5.1.1 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一般规定 | 第37-38页 |
5.1.2 设计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情况 | 第38-40页 |
5.1.3 赋予审判人员适当的裁量权 | 第40页 |
5.2 构建适应国情的程序性规定 | 第40-41页 |
5.2.1 确立适宜的庭前审查制度 | 第40-41页 |
5.2.2 庭审时的传闻证据审查 | 第41页 |
5.3 完善关于传闻证据规则的配套制度 | 第41-43页 |
5.3.1 设计适当的审前分流机制 | 第41-42页 |
5.3.2 完善当前证人、鉴定人、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