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dows的软PLC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4页 |
1.1.1 开放式软件数控的发展 | 第10-12页 |
1.1.2 软PLC的兴起 | 第12-13页 |
1.1.3 软PLC实现数控系统逻辑控制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软PLC的总体设计 | 第17-27页 |
2.1 传统PLC研究 | 第17-19页 |
2.1.1 传统PLC的结构 | 第17-18页 |
2.1.2 传统PLC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2 数控系统结构与数据流分析 | 第19-21页 |
2.2.1 数控系统软件结构 | 第19-21页 |
2.2.2 数控系统的数据流分析 | 第21页 |
2.3 软PLC软件结构的设计 | 第21-24页 |
2.3.1 软PLC开发系统 | 第22-23页 |
2.3.2 软PLC运行系统 | 第23-24页 |
2.3.3 软PLC数据流程 | 第24页 |
2.4 Windows下软PLC实时性的实现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梯形图编辑和指令表编译的实现 | 第27-38页 |
3.1 梯形图编辑模块 | 第27-34页 |
3.1.1 数据结构的设计 | 第27-31页 |
3.1.2 编辑模块的实现 | 第31-32页 |
3.1.3 梯形图的绘制 | 第32-33页 |
3.1.4 梯形图的编辑与存储 | 第33-34页 |
3.2 指令表编译模块 | 第34-37页 |
3.2.1 编译模块的整体设计 | 第34-35页 |
3.2.2 数据结构的设计 | 第35-36页 |
3.2.3 编译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36-37页 |
3.2.4 编译转化实例 | 第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软PLC运行系统的实现 | 第38-64页 |
4.1 软PLC运行系统的工作过程 | 第38-39页 |
4.2 软PLC运行系统的组成 | 第39-42页 |
4.2.1 系统管理模块 | 第39-40页 |
4.2.2 任务执行模块 | 第40-41页 |
4.2.3 I/O模块 | 第41-42页 |
4.3 多任务系统的同步与通信 | 第42-45页 |
4.3.1 优先级设定方式 | 第42-43页 |
4.3.2 IPC对象方式 | 第43-45页 |
4.4 运行系统数据存储的设计 | 第45-49页 |
4.4.1 指令数据结构 | 第45-46页 |
4.4.2 程序存储区 | 第46-47页 |
4.4.3 数据存储区 | 第47-48页 |
4.4.4 结果寄存器 | 第48-49页 |
4.5 运行系统指令库的设计 | 第49-59页 |
4.5.1 软PLC指令系统 | 第49-52页 |
4.5.2 软PLC寻址方式 | 第52-53页 |
4.5.3 基本指令的工作过程 | 第53-56页 |
4.5.4 典型功能指令的实现 | 第56-59页 |
4.6 运行系统的测试 | 第59-62页 |
4.6.1 PLC的运行测试平台 | 第59-60页 |
4.6.2 软PLC指令性能测试 | 第60-62页 |
4.7 软PLC在GSK27i的验证 | 第62-6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