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公司治理转型——理论框架与管理应用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问题的定义 | 第9-10页 |
1.2 问题的现实性和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2.1 民营企业遭遇转型问题 | 第10-11页 |
1.2.2 本文选题的重要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预期结论 | 第12-15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2 研究思路与预期结论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2 文献回顾和评论 | 第16-24页 |
2.1 规范性观点及评论 | 第16-18页 |
2.2 解释性观点及其评论 | 第18-20页 |
2.3 “四人帮”的贡献 | 第20-24页 |
3 民营企业治理转型:理论框架 | 第24-42页 |
3.1 公司治理转型决策:一个继承模型 | 第24-29页 |
3.1.1 模型 | 第24-26页 |
3.1.2 均衡解 | 第26-28页 |
3.1.3 理论价值与政策含义 | 第28-29页 |
3.2 模型的扩展分析与管理意义 | 第29-33页 |
3.2.1 几个参数的讨论 | 第29-30页 |
3.2.2 所有权-控制权分离的收益 | 第30-31页 |
3.2.3 监督的边际成本 | 第31-32页 |
3.2.4 管理意义 | 第32-33页 |
3.3 成功公司的基准化与促进转型的组织架构支撑 | 第33-39页 |
3.3.1 成功公司的基准化 | 第33-34页 |
3.3.2 吸引和保留职业经理 | 第34-37页 |
3.3.3 改善企业内部治理 | 第37-39页 |
3.4 转型的一般决策过程及其他 | 第39-42页 |
4 理论框架的应用:一个案例 | 第42-59页 |
4.1 背景 | 第42-43页 |
4.2 分析 | 第43-46页 |
4.3 促进转型的组织架构支撑 | 第46-56页 |
4.4 效果评估和简要评论 | 第56-59页 |
5 结论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