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载荷下液压支架双伸缩立柱的受力及仿真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液压支架和立柱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液压支架及立柱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液压支架及立柱概述 | 第14-20页 |
1.4.1 液压支架的分类 | 第14-16页 |
1.4.2 液压支架立柱的分类及工作阶段 | 第16-17页 |
1.4.3 液压支架的主要承载构件 | 第17-20页 |
1.4.4 液压支架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20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液压支架立柱的空间力系分析及强度校核 | 第22-40页 |
2.1 液压支架双伸缩立柱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2 液压支架的空间力系分析 | 第23-34页 |
2.2.1 空间力系分析的几点假设 | 第23-25页 |
2.2.2 液压支架空间力系分析 | 第25-31页 |
2.2.3 液压支架双伸缩立柱受力分析 | 第31-34页 |
2.3 液压支架双伸缩立柱强度校核 | 第34-38页 |
2.3.1 液压支架立柱的稳定性分析 | 第34-36页 |
2.3.2 活柱强度校核 | 第36-37页 |
2.3.3 中缸强度校核 | 第37-38页 |
2.3.4 外缸强度校核 | 第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立柱液压回路卸载冲击过程仿真分析 | 第40-52页 |
3.1 AMESim 液压软件简介 | 第40-41页 |
3.2 AMESim 软件的仿真步骤 | 第41-42页 |
3.3 液压支架双伸缩立柱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42-44页 |
3.4 液压支架双伸缩立柱系统建模及参数设置 | 第44-48页 |
3.5 立柱液压回路冲击过程仿真分析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冲击载荷下的双伸缩立柱的动载荷特性分析 | 第52-64页 |
4.1 双伸缩立柱冲击载荷模型建立和基本假设 | 第53-54页 |
4.2 双伸缩立柱动力学方程及边界条件约束 | 第54-55页 |
4.3 双伸缩立柱的动力学方程求解 | 第55-58页 |
4.4 双伸缩立柱的动力学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58-60页 |
4.5 影响冲击载荷的因素分析 | 第60-62页 |
4.5.1 固体材料的动力学特性 | 第60-61页 |
4.5.2 冲击强度因素分析 | 第61-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冲击载荷下液压双伸缩立柱的有限元分析 | 第64-74页 |
5.1 引言 | 第64-66页 |
5.1.1 有限元的简介与其发展趋势 | 第64页 |
5.1.2 MSC.MARC 有限元的特点 | 第64-66页 |
5.2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理论 | 第66-67页 |
5.2.1 有限元的基本思想 | 第66页 |
5.2.2 有限元分析计算的思路和做法 | 第66页 |
5.2.3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66-67页 |
5.3 液压双伸缩立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7-71页 |
5.3.1 几何模型 | 第67-68页 |
5.3.2 单元网格划分 | 第68页 |
5.3.3 定义材料特性 | 第68-69页 |
5.3.4 定义边界条件 | 第69-71页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1-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