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英文缩写及注释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1 茶、油茶嫁接 | 第12-13页 |
1.2 茶树咖啡碱代谢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咖啡碱的分布及其作用 | 第13页 |
1.2.2 茶树体内咖啡碱合成途径 | 第13-15页 |
1.2.3 茶树中咖啡碱代谢涉及的相关酶和基因研究 | 第15-16页 |
1.3 咖啡中的嘌呤碱代谢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 引言 | 第17-19页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33页 |
3.1 材料 | 第19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19-23页 |
3.2.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3.2.3 主要试剂配方 | 第20-23页 |
3.2.4 引物合成及序列 | 第23页 |
3.3 方法 | 第23-33页 |
3.3.1 茶、油茶嫁接 | 第23-24页 |
3.3.1.1 茶、油茶的根颈嫁接 | 第23-24页 |
3.3.1.2 茶、油茶的胚轴嫁接 | 第24页 |
3.3.2 HPLC法测定嘌呤碱含量 | 第24-25页 |
3.3.2.1 样品制备 | 第24-25页 |
3.3.2.2 HPLC色谱条件 | 第25页 |
3.3.2.3 嘌呤碱的标准曲线制作 | 第25页 |
3.3.3 嫁接材料叶片中咖啡碱合成酶蛋白表达分析 | 第25-28页 |
3.3.3.1 茶树叶片总蛋白的提取 | 第25-26页 |
3.3.3.2 Western blot分析TCS在嫁接茶叶片中的表达 | 第26-28页 |
3.3.4 嫁接材料叶片中咖啡碱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8-30页 |
3.3.4.1 茶树总RNA提取和检测 | 第28-29页 |
3.3.4.2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29页 |
3.3.4.3 咖啡碱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9-30页 |
3.3.5 咖啡CaXMT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0-33页 |
3.3.5.1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30页 |
3.3.5.2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 | 第30-31页 |
3.3.5.3 体外酶活性检测及质谱分析 | 第31页 |
3.3.5.4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 第31-3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3-48页 |
4.1 茶、油茶嫁接材料的获得 | 第33页 |
4.2 HPLC法测定嫁接材料中嘌呤碱含量 | 第33-37页 |
4.2.1 嘌呤碱HPLC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3-35页 |
4.2.2 嫁接材料中嘌呤碱含量分析 | 第35-37页 |
4.3 嫁接材料叶片中咖啡碱合成酶蛋白表达分析 | 第37-38页 |
4.4 嫁接材料咖啡碱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第38-44页 |
4.4.1 总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38-39页 |
4.4.2 TCS1、TIDH、sAMS基因表达分析 | 第39-44页 |
4.5 咖啡CaXMT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44-48页 |
4.5.1 体外酶活性检测分析 | 第44-46页 |
4.5.2 CaXMT多克隆抗体制备与检测分析 | 第46-48页 |
5 讨论 | 第48-52页 |
5.1 茶、油茶嫁接材料 | 第48页 |
5.2 HPLC法测定嘌呤碱含量 | 第48页 |
5.3 嫁接材料叶片中咖啡碱合成酶蛋白表达分析 | 第48-49页 |
5.4 茶苗总RNA的提取 | 第49页 |
5.5 qRT-PCR分析咖啡碱合成相关基因表达 | 第49-51页 |
5.6 咖啡CaXMT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51-52页 |
6 结论 | 第52-53页 |
6.1 茶、油茶嫁接材料的获得 | 第52页 |
6.2 嫁接茶中咖啡碱代谢机理探讨 | 第52页 |
6.3 咖啡CaXMT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A TCS1, TIDH, sAMS, CaXMT ORF核苷酸序列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