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0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0.1 卵菌概述 | 第9-10页 |
0.2 大豆疫霉概述 | 第10-11页 |
0.3 大豆疫霉的致病机理 | 第11页 |
0.4 RNA干扰技术介绍 | 第11-12页 |
0.5 RNAi效用机理 | 第12-13页 |
0.6 RNA干扰技术在疫霉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0.7 琥珀酸脱氢霉(SDH)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 引言 | 第15-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2.1.1 供试菌株和载体 | 第17页 |
2.1.2 供试大豆 | 第17页 |
2.1.3 培养基 | 第17页 |
2.1.4 溶液的配制 | 第17-18页 |
2.1.5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9-26页 |
2.2.1 大肠杆菌DH5a/JM109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法) | 第19页 |
2.2.2 RNA的提取 | 第19页 |
2.2.3 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SDS法) | 第19-20页 |
2.2.4 大豆疫霉各个生长时期RNA的提取 | 第20-21页 |
2.2.5 cDNA的反转录 | 第21页 |
2.2.6 PsSDHA目的片段的扩增 | 第21-22页 |
2.2.7 PsSDHA沉默载体的构建 | 第22-23页 |
2.2.8 PsSDHA克隆载体质粒回收和SDHA目的片段的胶回收 | 第23页 |
2.2.9 PHAM34-PsSDHA表达质粒的提取 | 第23页 |
2.2.10 大豆疫霉PEG介导的原生质体稳定转化 | 第23-25页 |
2.2.11 PsSDHA沉默突变体的筛选 | 第25页 |
2.2.12 沉默突变菌株PsSDHA表达量qRT-PCR分析 | 第25页 |
2.2.13 沉默突变菌株PsSDHA相关表型分析 | 第25页 |
2.2.14 PsSDHA沉默突变体的致病性研究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8页 |
3.1 PsSDHA基因克隆以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26-27页 |
3.2 PsSDHA各个生活史阶段和侵染阶段的转录的表达分析 | 第27页 |
3.3 PsSDHA基因部分片段克隆及反向沉默载体的构建 | 第27-29页 |
3.4 PsSDHA沉默突变体的获得 | 第29-30页 |
3.5 PsSDHA沉默转化菌株的表型分析 | 第30-36页 |
3.5.1 PsSDHA沉默转化菌株在 10%V8培养基上菌丝成长速率 | 第30-31页 |
3.5.2 PsSDHA沉默转化菌株菌丝形态变化 | 第31-32页 |
3.5.3 PsSDHA沉默转化子孢子囊的产生和游动孢子释放差异 | 第32-34页 |
3.5.4 PsSDHA沉默转化子在胁迫条件下生长情况 | 第34-36页 |
3.6 PsSDHA沉默转化子的致病性分析 | 第36-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4.1 PsSDHA基因克隆以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38页 |
4.2 PsSDHA沉默转化菌株的表型分析 | 第38-40页 |
5 结论 | 第40-41页 |
5.1 PsSDHA基因克隆以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0页 |
5.2 PsSDHA沉默转化菌株的表型分析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