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38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太阳能向化学能转化—光催化反应 | 第13-18页 |
1.2.1 光催化基本过程 | 第13-14页 |
1.2.2 光催化分解水 | 第14-16页 |
1.2.3 光电化学分解水 | 第16-18页 |
1.3 光电化学分解水中光阳极材料的研究 | 第18-20页 |
1.3.1 BiVO_4光阳极 | 第18-19页 |
1.3.2 WO_3光阳极 | 第19页 |
1.3.3 Ta_3N_5光阳极 | 第19-20页 |
1.4 α-Fe_2O_3用于光电化学分解水 | 第20-33页 |
1.4.1 α-Fe_2O_3基本性质 | 第20-22页 |
1.4.2 α-Fe_2O_3光阳极所面临的科学问题 | 第22-24页 |
1.4.3 α-Fe_2O_3光阳极的改性 | 第24-33页 |
1.5 光电化学分解水中电荷行为的研究 | 第33-36页 |
1.5.1 电化学阻抗谱简介 | 第33-34页 |
1.5.2 电化学阻抗谱的应用 | 第34-35页 |
1.5.3 光电流技术的应用 | 第35-36页 |
1.6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与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第二章 水热方法合成 Ti~(4+)掺杂的 α-Fe_2O_3纳米棒阵列及其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的研究 | 第38-50页 |
2.1 引言 | 第38-3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39-40页 |
2.2.2 α-Fe_2O_3及 Ti~(4+)掺杂的 α-Fe_2O_3纳米棒阵列的制备 | 第40页 |
2.2.3 基本表征手段 | 第40-41页 |
2.2.4 电化学与光电化学测试 | 第4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2.3.1 基本性质表征 | 第41-44页 |
2.3.2 光电化学性能 | 第44-46页 |
2.3.3 电化学与光电化学行为 | 第46-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Al~(3+)表面处理的 Ti~(4+)掺杂 α-Fe_2O_3纳米棒阵列及其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的研究 | 第50-72页 |
3.1 引言 | 第50-5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1-55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51-52页 |
3.2.2 Ti~(4+)掺杂 α-Fe_2O_3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表面处理 | 第52-53页 |
3.2.3 基本表征手段 | 第53页 |
3.2.4 电化学与光电化学测试 | 第53-54页 |
3.2.5 瞬态光电压谱测试系统 | 第54-5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5-70页 |
3.3.1 基本性质表征 | 第55-60页 |
3.3.2 光电化学性能 | 第60-62页 |
3.3.3 电化学与光电化学行为 | 第62-67页 |
3.3.4 表面光伏与光生电荷行为 | 第67-7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8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