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学校英语教学现状 | 第10-11页 |
1.1.2 目前我国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现状 | 第11页 |
1.1.3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下的初中英语课外作业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的定义 | 第15-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英语课外作业 | 第16-17页 |
2.2.2 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外作业 | 第17页 |
2.2.3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学习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课外作业 | 第17-18页 |
2.2.4 错误分析理论及其学习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课外作业 | 第18-19页 |
2.3 国内外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与发展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1-36页 |
3.1 研究问题 | 第21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2-30页 |
3.3.1 英语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 | 第22-25页 |
3.3.2 英语课外作业的有效批改方式的运用 | 第25-29页 |
3.3.3 学生完成英语课外作业情感态度的观察与记录 | 第29-30页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30-36页 |
3.4.1 数据收集 | 第30页 |
3.4.2 数据分析 | 第30-36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4.1 课外作业有效设计与批改对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作用 | 第36-38页 |
4.2 课外作业对改善情感态度的作用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5页 |
5.1 研究发现 | 第40-41页 |
5.2 对教学的启示 | 第41-42页 |
5.3 对将来研究的建议 | 第42-45页 |
5.3.1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2-43页 |
5.3.2 对将来研究的建议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