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7-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7-18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8-19页 |
1.2 研究问题和目的 | 第19-21页 |
1.2.1 问题提出 | 第19-21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3.3 内容安排 | 第22-23页 |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性 | 第23-2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2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25-37页 |
2.1 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2.1.1 战略/运作层面的电子商务物流研究 | 第25-26页 |
2.1.2 终端网点参与的电子商务配送研究 | 第26-27页 |
2.2 供应链协调研究 | 第27-31页 |
2.2.1 供应链协调的概念和特点 | 第27-28页 |
2.2.2 供应链协调的类型划分 | 第28-29页 |
2.2.3 供应链契约机制 | 第29-31页 |
2.2.4 零售商相互竞争时的供应链协调 | 第31页 |
2.3 收益共享契约研究 | 第31-34页 |
2.3.1 收益共享契约的概念 | 第31-32页 |
2.3.2 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演进 | 第32-33页 |
2.3.3 收益共享与其他契约的组合研究 | 第33-34页 |
2.4 Shapley值法在收益分配研究中的应用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终端网点参与的电商物流系统均衡分析和决策协调 | 第37-77页 |
3.1 问题描述与基本模型 | 第37-38页 |
3.2 电商物流系统的决策模型分析 | 第38-44页 |
3.2.1 集中式决策模型 | 第38-39页 |
3.2.2 分散式决策模型 | 第39-42页 |
3.2.3 半集中式决策模型 | 第42-44页 |
3.3 不同决策模型之间的比较 | 第44-49页 |
3.4 契约协调机制设计 | 第49-57页 |
3.4.1 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策略 | 第49-53页 |
3.4.2 收益共享加成本共担的联合协调 | 第53-56页 |
3.4.3 基于Shapley值的收益分配方法 | 第56-57页 |
3.5 数值算例 | 第57-73页 |
3.5.1 数值设定与计算分析 | 第57-59页 |
3.5.2 契约参数的取值变化分析 | 第59-63页 |
3.5.3 系统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63-7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3-77页 |
4 引入竞争因素的电商物流系统均衡分析和决策协调 | 第77-121页 |
4.1 问题描述和基本模型 | 第77-79页 |
4.2 集中式决策模型 | 第79-80页 |
4.3 分散式决策模型 | 第80-88页 |
4.3.1 分散决策模型1——快递企业自行决定物流服务水平 | 第81-84页 |
4.3.2 分散决策模型2——电商企业决定物流服务水平 | 第84-87页 |
4.3.3 服务返利策略 | 第87-88页 |
4.4 契约协调机制设计 | 第88-95页 |
4.4.1 服务返利加收益共享 | 第89-92页 |
4.4.2 成本共担加收益共享 | 第92-95页 |
4.5 数值算例 | 第95-119页 |
4.5.1 数值设定与模型计算 | 第95-100页 |
4.5.2 数值结果比较与讨论 | 第100-107页 |
4.5.3 系统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107-11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5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发展建议 | 第121-129页 |
5.1 电子商务企业完善物流系统的建议 | 第121-123页 |
5.2 快递企业强化竞争力的发展建议 | 第123-126页 |
5.3 便利店等末端社区网点参与电商物流系统的建议 | 第126-127页 |
5.4 政府及行业协会在加强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方面的建议 | 第12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3页 |
6.1 研究结论总结 | 第129-131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1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