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政府角色转换的相关研究概述 | 第10-16页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一)经济新常态 | 第10-11页 |
(二)民族地区政府角色 | 第11-12页 |
二、相关理论研究 | 第12-16页 |
(一)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 | 第12-13页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第13页 |
(三)中国共产党政府角色理论 | 第13-14页 |
(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当前民族地区政府角色转换的现状 | 第16-24页 |
一、民族地区的自然情况和特色战略意义 | 第16-18页 |
(一)民族地区的区位特色 | 第16-17页 |
(二)民族地区的特色战略意义 | 第17-18页 |
二、民族地区政府角色转换中取得的成绩 | 第18-21页 |
(一)政府职能实现优化升级 | 第18-19页 |
(二)政府机构实现精简高效 | 第19-20页 |
(三)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多元化 | 第20-21页 |
三、民族地区政府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一)政府角色转换存在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 第21-22页 |
(二)政府角色转换存在单纯限制和弱化的倾向 | 第22-23页 |
(三)政府角色转换处于被动适应的状态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政府角色转换的条件和要求 | 第24-29页 |
一、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政府角色转换的条件 | 第24-26页 |
(一)提高政府职员对政府角色转换的理论认识水平 | 第24-25页 |
(二)提高民族地区民众对政府权威的认可 | 第25-26页 |
(三)促进民族地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合作 | 第26页 |
二、经济新常态对民族地区政府角色转换提出的要求 | 第26-29页 |
(一)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者 | 第27页 |
(二)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的守护者 | 第27-28页 |
(三)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民众生活的主导者 | 第28页 |
(四)民族地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倡导者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政府角色转换的对策 | 第29-38页 |
一、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政府角色转换的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第29-30页 |
(二)开放性原则 | 第30页 |
(三)前瞻性原则 | 第30页 |
二、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政府角色转换的关键环节 | 第30-34页 |
(一)处理好中央集权和民族地区自治的关系 | 第31-32页 |
(二)正确定位民族地区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的关系 | 第32页 |
(三)提高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和服务民生水平 | 第32-33页 |
(四)促进民族文化引领多民族地区思想建设 | 第33-34页 |
三、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政府角色转换的保障机制 | 第34-38页 |
(一)建立健全的依法行政体系 | 第34-35页 |
(二)建立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度 | 第35-36页 |
(三)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