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7页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一)国内关于语文教育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二)海外关于文化教育的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三)关于语文课程学科性质的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第一章 语文教育就是语言教育:语文教育的语言教育,是语文课程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隐性途径 | 第27-43页 |
一 本章简述 | 第27页 |
二 语文教育的语言教育,是语文课程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的理据分析 | 第27-36页 |
(一)理据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学科性质,决定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特征 | 第27-35页 |
(二)理据二: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语文教育蕴涵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 第35页 |
(三)理据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是学习语言 | 第35-36页 |
三 语文课程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途径研究 | 第36-43页 |
(一)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教学要素的内涵 | 第36-38页 |
(二)现有的主流教学途径:以古诗文教学为主的显性途径 | 第38-41页 |
(三)新途径:语言教学作为隐性途径 | 第41-43页 |
第二章 传统文化隐性教学途径的语言分析框架的构想 | 第43-61页 |
一 传统文化隐性教学途径的语言分析框架 | 第43-44页 |
二 语音形式 | 第44-47页 |
(一)语音教学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二)汉语语音中的传统文化 | 第45-47页 |
三 词汇形式 | 第47-50页 |
(一)词汇教学的必要性 | 第47-48页 |
(二)汉语词汇中的传统文化 | 第48-50页 |
四 语法形式 | 第50-53页 |
(一)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 第50-51页 |
(二)汉语语法中的传统文化 | 第51-53页 |
五 语用形式 | 第53-56页 |
(一)语用教学的必要性 | 第53-55页 |
(二)汉语语用中的传统文化 | 第55-56页 |
六 汉字 | 第56-61页 |
(一)汉字教学的必要性 | 第56-57页 |
(二)汉字中的传统文化 | 第57-61页 |
第三章 教学示例与分析 | 第61-69页 |
一 隐性教学途径的尝试 | 第61页 |
二 《荷塘月色》教学示例 | 第61-66页 |
三 教学分析 | 第66-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一 本文的成果 | 第69页 |
二 本文的不足 | 第69页 |
三 今后的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