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四节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对于空主语的研究述评 | 第17-22页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7-20页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20-22页 |
第四节 国内外对于空宾语的研究述评 | 第22-24页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22页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22-24页 |
第五节 国内外对于空主语和空宾语习失不对称现象的研究述评 | 第24-27页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24-25页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7-31页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第28页 |
第四节 研究过程 | 第28-31页 |
第四章 数据结果 | 第31-51页 |
第一节 空主语和空宾语敏感性的结果 | 第31-36页 |
一、关于空主语判断的研究结果 | 第31-33页 |
二、关于空宾语判断的研究结果 | 第33-36页 |
第二节 空主语和空宾语习失不对称性的结果 | 第36-39页 |
第三节 主句位置和从句位置空主语和空宾语不对称性的结果 | 第39-46页 |
一、三个年级总体结果 | 第39-41页 |
二、高一年级主句、从句位置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比较 | 第41-42页 |
三、高二年级主句、从句位置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比较 | 第42-44页 |
四、高三年级主句、从句位置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比较 | 第44-46页 |
第四节 空虚主语it和空所指主语的结果 | 第46-51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1-59页 |
第一节 不同年级学习者表现差异 | 第51-52页 |
第二节 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性 | 第52-55页 |
第三节 主句位置和从句位置的不对称性 | 第55-56页 |
第四节 空所指主语和空虚主语it的比较 | 第56-5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9-63页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59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教学启示 | 第59-62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及建议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测试卷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