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 第18-25页 |
2.1 校园文化管理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1.1 校园文化及其内涵 | 第18-19页 |
2.1.2 校园文化管理概念及内容 | 第19-20页 |
2.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 第20-21页 |
2.2.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 第20页 |
2.2.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的特征 | 第20-21页 |
2.3 项目管理及其基本理论 | 第21-23页 |
2.3.1 项目及其内涵 | 第21-22页 |
2.3.2 项目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3.3 项目管理的内容 | 第23页 |
2.4 项目管理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的关系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现状 | 第25-32页 |
3.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现状 | 第25-26页 |
3.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模式现状 | 第26-27页 |
3.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3.3.1 校园文化管理的目标不够明确 | 第27页 |
3.3.2 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27-28页 |
3.3.3 校园文化管理缺乏高职特色 | 第28-29页 |
3.4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9-32页 |
3.4.1 管理缺乏系统性规划 | 第29-30页 |
3.4.2 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30页 |
3.4.3 人文精神缺失、教育及管理观念滞后 | 第30页 |
3.4.4 管理水平与素质不高 | 第30-31页 |
3.4.5 校园文化管理投入不足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中的项目管理 | 第32-38页 |
4.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项目管理的优势 | 第32-34页 |
4.1.1 可以发挥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作用 | 第32页 |
4.1.2 确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工作的核心 | 第32页 |
4.1.3 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管理的整体质量和品位,增强创造性。 | 第32-33页 |
4.1.4 利用学校资源,为校园文化管理的科学性奠定基础 | 第33页 |
4.1.5 推进校园文化管理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 | 第33页 |
4.1.6 推进校园文化管理工作的价值与成本成反比 | 第33-34页 |
4.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4.2.1 校园文化与现有管理模式之间的冲突 | 第34页 |
4.2.2 校园文化管理的项目特征 | 第34-35页 |
4.2.3 校园文化管理的项目化运作 | 第35页 |
4.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项目管理的内容 | 第35-38页 |
4.3.1 确定校园文化管理的项目及性质 | 第35-36页 |
4.3.2 项目管理团队的选择 | 第36页 |
4.3.3 校园文化项目化管理流程 | 第36-38页 |
第五章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项目管理设想 | 第38-43页 |
5.1 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中的拓展 | 第38-40页 |
5.1.1 项目化管理与网络信息化的结合 | 第38页 |
5.1.2 项目管理与综合测评体系的结合 | 第38-39页 |
5.1.3 项目管理与建设组织的结合 | 第39-40页 |
5.2 完善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中的对策 | 第40-43页 |
5.2.1 提升人员的素质 | 第40页 |
5.2.2 加强文化活动的管理 | 第40页 |
5.2.3 增强项目制度的建设 | 第40-41页 |
5.2.4 改善文化活动的领导 | 第41页 |
5.2.5 加强保障机制的落实 | 第41-42页 |
5.2.6 突出高职校园文化特色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附录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情况学生问卷调查 | 第47-50页 |
附录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教职工问卷调查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