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1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1.4.2 案例分析法 | 第11页 |
1.4.3 逻辑分析法 | 第11-12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2-20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2 设备管理概述 | 第13-15页 |
2.2.1 设备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 第13页 |
2.2.2 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3-14页 |
2.2.3 设备管理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2.3 发电企业的设备管理 | 第15-16页 |
2.3.1 发电企业设备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 第15-16页 |
2.3.2 发电企业的设备管理的作用 | 第16页 |
2.4 设备点检管理概述 | 第16-20页 |
2.4.1 设备点检管理与制度 | 第16页 |
2.4.2 火电厂发电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 | 第16-17页 |
2.4.3 点检的分类 | 第17-18页 |
2.4.4 点检的主要工作 | 第18页 |
2.4.5 火电厂发电设备点检管理的作用 | 第18页 |
2.4.6 定修管理 | 第18-20页 |
3 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 第20-32页 |
3.1 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及设备现状 | 第20-21页 |
3.1.1 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 第20页 |
3.1.2 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现状 | 第20-21页 |
3.2 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点检定修设备管理的实施 | 第21-24页 |
3.2.1 点检定修制的实施 | 第21页 |
3.2.2 点检定修制各种标准及实施 | 第21-22页 |
3.2.3 点检工作内容 | 第22-24页 |
3.2.4 组织管理结构 | 第24页 |
3.3 辽宁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S管理的实施 | 第24-27页 |
3.3.1 6S管理制的实施 | 第24页 |
3.3.2 6S管理制的标准及相关工作内容 | 第24-26页 |
3.3.3 6S管理的核心 | 第26-27页 |
3.4 实施点检定修制与6S管理制的成效 | 第27-28页 |
3.4.1 人员精简 | 第27页 |
3.4.2 有效的减少了设备的“过维修”与“欠维修” | 第27页 |
3.4.3 落实了设备管理责任 | 第27页 |
3.4.4 提高了设备可靠性水平 | 第27-28页 |
3.4.5 降低了部分设备维修费用 | 第28页 |
3.4.6 各项设备经济技术指标均有改善 | 第28页 |
3.5 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8-32页 |
3.5.1 检修目的与设备状况分析不明确 | 第28-29页 |
3.5.2 检修成本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 第29页 |
3.5.3 全员设备管理理念推进滞后于现代化设备需求 | 第29-30页 |
3.5.4 点检定修在各车间的开展不平衡 | 第30页 |
3.5.5 点检管理制度的操作性不强 | 第30-32页 |
4 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的改进 | 第32-43页 |
4.1 设备管理改进方案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4.1.1 有效控制检修成本的需要 | 第32页 |
4.1.2 全过程管理的需要 | 第32页 |
4.1.3 健全标准化设备管理体系的需要 | 第32-33页 |
4.2 制定设备管理的改进方案 | 第33-43页 |
4.2.1 组织厂内的宣贯活动 | 第33页 |
4.2.2 明确设备管理的战略定位 | 第33-34页 |
4.2.3 制定正确的设备管理的理念 | 第34页 |
4.2.4 建立设备编码及设备分类 | 第34-35页 |
4.2.5 制定合理的维修策略 | 第35-36页 |
4.2.6 加快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保障信息化支持 | 第36-38页 |
4.2.7 制定五层防护体系 | 第38-39页 |
4.2.8 加强设备管理质量控制 | 第39-40页 |
4.2.9 加强设备劣化分析 | 第40-41页 |
4.2.10 组建设备检测诊断技术队伍 | 第41-43页 |
5 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 | 第43-46页 |
5.1 点检定修组织保障 | 第43页 |
5.1.1 主管领导应足够重视设备管理工作 | 第43页 |
5.1.2 组建点检定修管理领导小组 | 第43页 |
5.1.3 创新设备管理流程 | 第43页 |
5.2 加强点检人员的培训与激励 | 第43-44页 |
5.2.1 加强人员培训 | 第43-44页 |
5.2.2 点检员工的选拔与激励 | 第44页 |
5.3 完善制度性保障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