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机器人语音交互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国内外语音技术的发展历史第11-13页
        1.2.1 国外语音技术发展概况第11-12页
        1.2.2 国内语音技术发展概况第12-13页
    1.3 语音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第13-15页
    1.4 语音技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15页
    1.5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第15-16页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6-19页
        1.6.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6.2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2章 汉语语音互动系统第19-33页
    2.1 汉语语音概述第19-20页
    2.2 汉语语音互动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设计第20-22页
        2.2.1 BME-1机器人第20-21页
        2.2.2 汉语语音互动系统的功能设计第21页
        2.2.3 汉语语音互动系统的结构设计第21-22页
    2.3 汉语语音交互系统的相关技术第22-32页
        2.3.1 语音增强技术第22-23页
        2.3.2 语音识别技术第23-28页
        2.3.4 语音合成第28-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语音传感器阵列技术及语音增强第33-45页
    3.1 语音传感器阵列技术概述第33-36页
        3.1.1 声场概述及分类第33-34页
        3.1.2 声场模型第34-35页
        3.1.3 阵列计算第35-36页
    3.2 实验汉语语音信号的采集第36-37页
    3.3 语音传感器阵列语音增强系统的设计第37-41页
        3.3.1 语音增强系统的结构设计第37页
        3.3.2 语音增强处理实验设计第37-41页
    3.4 语音增强算法研究第41-43页
        3.4.1 语音信号子空间描述第41-42页
        3.4.2 基于时域约束估计器的语音增强处理实验方法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汉语语音信号的特征分析第45-59页
    4.1 语音信号端点检测的实验设计第45-51页
        4.1.1 端点检测流程设计第45-46页
        4.1.2 短时能量的计算第46-47页
        4.1.3 短时平均过零率计算第47-49页
        4.1.4 基于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的端点检测方法第49-51页
    4.2 语音信号的基音周期估计第51-58页
        4.2.1 基因周期估计方法第51-54页
        4.2.2 基于短时平均幅度差法和自相关法的基因周期提取计算第54-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语音交互系统的设计第59-73页
    5.1 系统介绍第59页
    5.2 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第59-62页
        5.2.1 语音交互系统工作流程第60-61页
        5.2.2 语音交互系统的基本结构第61-62页
    5.3 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第62-69页
        5.3.1 语音交互系统整体架构第62-63页
        5.3.2 语音分析模块第63-65页
        5.3.3 Speech SDK的基本结构第65页
        5.3.4 基于Speech SDK的语音识别与合成模块第65-67页
        5.3.5 Speech SDK的算法流程第67-69页
    5.4 语音互动系统的实现第69-70页
    5.5 语音互动系统实验检测第70-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总结第73页
    6.2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ATLAB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工具箱的开发
下一篇:150t/h褐煤干燥系统关键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