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涉及的法律关系及利益冲突 | 第10-19页 |
(一) 我国关于票据丧失及补救的规定 | 第10-12页 |
1. 挂失止付程序 | 第10-11页 |
2. 公示催告程序 | 第11-12页 |
3. 普通诉讼程序 | 第12页 |
(二) 除权判决 | 第12-14页 |
(三) 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 | 第14-19页 |
1. 票据善意取得的概念 | 第14-15页 |
2. 票据善意取得和一般物权善意取得的区别 | 第15-16页 |
3. 票据善意取得的要件 | 第16-18页 |
4. 票据善意取得导致的利益冲突与选择 | 第18-19页 |
二、 善意第三人的司法救济现状及分析 | 第19-37页 |
(一) 善意持票人提起诉讼的前置条件 | 第20-24页 |
1. 利害关系人的认定 | 第21-23页 |
2. “正当理由”的范畴 | 第23-24页 |
(二) 善意持票人提起诉讼的类型 | 第24-37页 |
1. 票据损害赔偿之诉 | 第25-31页 |
2. 票据利益返还之诉 | 第31-32页 |
3. 除权判决撤销之诉 | 第32-35页 |
4. 基于基础关系之诉 | 第35-37页 |
三、 境外善意持票人权利维护途径之借鉴 | 第37-43页 |
(一) 英美法国家关于票据善意取得的立法 | 第37-38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关于票据善意取得的立法 | 第38-43页 |
1. 德国与法国的立法 | 第39页 |
2. 日本的立法及判例 | 第39-41页 |
3. 台湾地区的立法及其善意取得制度的可取之处 | 第41-43页 |
四、 关于我国善意持票人权利维护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43-51页 |
(一) 完善公示催告制度 | 第43-48页 |
1. 确定公告期限与票据到期日相衔接的制度 | 第43-44页 |
2. 设立担保制度 | 第44-45页 |
3. 完善公告方式 | 第45-46页 |
4. 加强伪报公示催告的法律制裁 | 第46-48页 |
(二) 完善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 | 第48-51页 |
1. 明确在除权判决生效前的各个阶段皆适用善意取得 | 第48-49页 |
2. 确定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系除权判决撤销之诉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